正論:禁煙又是雷聲大 一到執法雨點小

2024年06月07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連續兩年提高煙稅後,又有新的禁煙措施即將推行。當局昨日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包括實施全煙害警示包裝、禁止排隊吸煙、擴大禁煙區範圍並增加罰款至3,000元、禁止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加味煙、提高未完稅香煙罰則等。惟一講到最多人討厭的邊行邊吸煙「火車頭」行為,高官則推說法律定義有爭拗、執法有難度,遑論落實「無煙世代」,至今依然遙遙無期。
高官聲稱,本港吸煙率已降至9.1%,目標是2025年降至7.8%,10項措施會爭取在今年底提供修例建議,冀在本年度立法會內通過條例。對於措施沒有規管「火車頭」,高官解釋,現時看到執法有難度,如何定義「火車頭」、「邊行邊走」有困難,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執法,因此要十分謹慎。至於禁止某一日期後出生的市民購買煙草產品,高官形容這是「終極手段」,存在較大爭議,因此只會列為長期政策,不會在短期內推行。
講到底,所謂的10項短期控煙措施,全部都是捨難取易,雷大雨小,了無新意。尤其是「無煙世代」並無落實時間表,隨時又是不了了之。外界早就指出,強制新一代禁煙,成本肯定較要求「老煙槍」戒煙低,收效亦更大,惟港府拖拖拉拉,始終無法立定決心,其中一個考量,絕對是不捨得就此斷絕煙稅收入。試想想,若一刀切將某個世代定為「無煙世代」,意味每年近百億元的煙稅收入遲早也會消失。港府究竟有沒有決心實現「無煙香港」,不由人不疑問。
更重要的是,港府煞有介事宣布增加10項短期控煙措施的同時,卻沒有提出增加執法人手。相信不少市民都有同一遭遇,就是在已被列為禁煙區的場所見到有人抽煙,完全無人阻止,更不用說有人執法。高官曾經發放高論,「有人攞支煙出嚟,全場怒視佢」,彷彿眼神就可禁煙。市民更擔心的是,怒視對方之後只會換來毒打!如此離地又可笑的言論,偏偏出自制訂政策的高官之口,禁煙到底能夠收到多少成效,怎能不令人懷疑?若無人執法,再多的禁令也是形同虛設罷了。
菩薩心腸,霹靂手段。吸煙危害健康,同時會加重醫療負擔,而非煙民被迫吸食二手煙,更是令人困擾,因此加強禁煙絕對是好事。惟再好的手段都必須有執法的決心,否則說得天花亂墜,也跟空談無異。顯而易見,歷屆特區政府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侏儒,現屆政府似乎也不例外。
同樣需要指出,港府不斷提高煙稅,甚至連另類煙也一刀切禁絕,只會令私煙活動更趨猖獗。數字顯示,2020至2022年期間,海關查獲涉及本地未完稅香煙的案件數目大約3,000多宗,去年急增至近1.2萬宗。賠本生意無人做,殺頭生意有人做,當一包香煙加價至上百元,而私煙只是三分之一的價錢,肯定會吸引更多煙民購買,就算加強打擊私煙及提高罰則,恐怕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