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拆牆鬆綁 推動現代化漁農業-謝偉銓 立法會議員

2024年06月07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漁業在開埠前乃香港的第一大產業,農業亦曾經做到自給自足。但隨着香港持續發展,先後轉型為轉口港,輕工業,以至成為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漁農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不斷下降,就業人數大減,大部分農產品及副食品都要依賴進口,不少農地被轉為工商業、住宅或其他用途。
80年代內地經濟持續轉型發展,亦一度出現大量耕地流失的問題,令人憂慮中國會否出現糧食危機。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堅持「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同時要提升耕種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把中國人的飯碗在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法富有遠見。香港市民的糧食安全有國家支持,但亦不應完全沒有本土漁農業。香港經濟的未來發展重心,當然是金融、貿易及創科等行業,但亦要適度多元發展,讓年輕人有更多不同選擇。尤其是隨着相關科技與創新耕種方法不斷發展,可以用更少的耕地和耕期,生產出量更多、質更好、價值亦更高的農產品。香港可以發揮在科技研發應用、國際營銷經驗,以及法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再善用內地廣闊的土地同強大的產能,將本港的漁農業品牌推向內地,走出國際。
此外,隨着愈來愈多市民更着重工作與生活平衡,喜愛在假期回歸大自然,外地旅客的旅遊模式出現改變,再加上香港得天獨厚的美麗海岸和大量自然耕地,絕對有條件發展具本地特色的休閒漁農業,帶動更多元化的旅遊選項。
然而,香港要發展現代化、高增值,以及結合旅遊與休閒娛樂元素的特色漁農業,必須先行拆牆鬆綁,扭鬆一些相當僵化的規範和制度。
首先是土地用途問題。香港的土地用途規範僵化,規劃與分類方式過時,欠缺前瞻性和彈性。農地用途只包括傳統的土耕農業和魚塘,工業大廈就只能做傳統工業,想將兩者轉做多層式的現代化水耕,往往要經過繁複費時的申請程序。農戶想讓人即場採摘、試食及購買農產品,魚塘想開放給遊人釣魚和即場烹調,就可能會變成商業用途,須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及向地政署申請改契。其次是相關的建築及環保法規,同樣相當僵化和繁複,包括農地上方不能有任何大型永久構建物,原意是防止被人濫用,但亦局限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無法同時提供加工、包裝、推廣及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政府近年斥資興建現代化農業園,筆者與業界都支持,但不少人批評做得太慢和未夠現代化,租用條款未能符合業界營運與發展需要。政府近年亦推出多項漁農業資助計劃,但有業界反映,想申請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做法,因缺乏本地或海外經驗參考,審批往往要等很長時間,但市場與科技發展並不會等人。政府有必要改變處事心態,進一步提速提效,更積極地推動香港漁農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