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俄以戰止戰-陳文鴻 研究院院長

2024年06月09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歐盟似乎正在備戰,沒有發出正式的動員令,但德國軍隊是調動到波羅的海與挪威、芬蘭等北方前線。波蘭當然早已部分動員,軍隊已插入烏克蘭境內作戰,可是還不敢公開。形勢看來也不似是即時會有大戰,各方還是寄望俄羅斯不對烏克蘭用北約公開的武器來襲擊俄境,作出特別強烈的反應。歐盟的調動,便主要是把德國軍隊等放在對俄前線,替代原來布防的美國軍隊,以免衝突一起,美軍走避不及。
國際上一般還是預料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不會進一步發動過度激烈的攻擊。普京在聖彼得堡公開說,北約武器用作襲擊俄境時,俄羅斯會同樣提供武器給美國和北約的敵人。言下之意,便不是在烏克蘭戰場反制,多是把武器供應伊朗,或伊朗系的中東地方武裝和敍利亞等,中東戰場會是替代烏克蘭來實施俄羅斯的報復。一是普京不想在歐洲觸發大戰,再中美國設下的陷阱。二是圍魏救趙,打擊美國更重要的盟友以色列。
烏克蘭戰場上激戰,若擴大至烏克蘭以外,俄羅斯直接與歐盟作戰,未必可即時定出勝負,曠日持久,雙方損失會十分巨大,美國坐享漁人之利。若轉而助胡塞武裝、真主黨、敍利亞軍等,打擊以色列則可以產生更大的效果。以色列領土淺窄,缺乏縱深,俄羅斯提供更先進的導彈、火箭炮,以色列應承受不了打擊。只要炮火打入特拉維夫,當地死傷慘重的話,便會有足夠政治壓力迫使以色列政權垮台。即使引發以軍的瘋狂反撲,在美國和猶太國際集團的制約下,亦不敢動用核武。內塔尼亞胡政權下台,美國在中東的霸權便徹底瓦解,美國的損失巨大。
中東若敗,美國難以再主導烏克蘭戰爭,歐盟必轉為和談和休戰,既可避免歐洲大戰,又可打敗美國霸權主義,對俄是上上之策。美國推動烏克蘭用北約武器攻俄,已在執行,也必然進一步推行,這便看普京會否真的着力中東戰場、打垮以色列來換取全面的勝利。不過,捨此以外,別無他策,不作反擊,美國及北約的攻擊只會加強,烏克蘭戰場上後勤難保,國內政治亦會反彈反對。單在烏克蘭戰場加強攻擊,未能抑止美國及北約利用烏克蘭對俄境內的重大攻擊,要以戰止戰,轉讓伊朗系民兵用俄武器放手打垮以色列政權,更易得到國內的支持,成效更顯,一舉而數得,一舉而可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