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评:全球减息如轮转 美国死撑曝其短

2024年06月14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后疫情时代已经结束,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阶段,贸易供应链复常、报复式消费热潮退却,市场供求关系回归平衡,使得各国通胀水平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减息已是势在必行。随着加拿大、欧元区率先打响头炮减息,市场预计下一步将会轮到英国。然而,原先预计今年内将减3次的美国,如今却料仅减一次息,皆因疫情期间“大撒币”印钱所产生的后遗症如蛆附骨,扭曲了美国经济的运行,导致联储局骑虎难下,贸然减息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美国迟迟不减息,绝对非联储局所愿,而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要知道,美国经济增长数据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劲,实际上却早已千疮百孔。比如上周公布的每月就业市场报告,外界只关注非农就业职位增长远胜预期,以为这是经济向好的证据,却忽视了整体失业率上升,被迫兼职打零工的人数也同样急增,明显是市道转差的先兆。
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的就业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调查”,主要就是统计企业新增的人力,以“多少个职位”为统计单位;另一部分则是家庭调查,主要调查民众的就业情况,包括是否失业、就业不足等,以“人数”为单位。两项调查有时会出现一些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但针对普通人的“家庭调查”一般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数据显示,美国5月兼职的人数按月大幅增加35.9万人,增幅甚至多过同月非农就业职位的27.2万个。
换言之,所谓的“美国就业职位大增”好可能只是假象,无论是失业率上升至4%,还是“炒散”人数急增,都反映就业形势不如想像中强劲。可一帮活在象牙塔的离地学者、只顾着炒卖股票的华尔街金融专家,未察觉到危机将至,或为自身利润而自欺欺人。另一例证在于近期多家大型科企龙头依然不断裁员,怎不提人工智能(AI)热潮红遍全球,这些企业难道不想扩充人手研究、推广AI,为何反过来要大举裁员?当然是因为整体市道一直走下坡,只有节衣缩食才能挨过即将来临的寒冬。
话说回来,既然经济已开始出现疲态,为何联储局迟迟不愿减息?这就要追溯到新冠疫情爆发之初,联储局不分青红皂白、药石乱投,透过大规模买入美国国债增发货币,后来又一再拖延收紧货币政策的时机,最终使得通胀失控;到后来发现矫枉过正,最终只能用更猛的药大手加息,并且不敢再轻易减息。
著名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佛利民曾经说过,所有的通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联储局滥发货币的后遗症,自然是通胀失控。而要对抗通胀,就只能够维持高利率,以免失控的通胀演变成为滞胀。世间一切自有因果,滥发货币纵然难解一时燃眉之急,却要全民承担通胀失控的苦果,而且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通胀的杀伤力更大,毕竟一个面包加价半角几毫,对有钱人可能算不上甚么,但占穷人收入相当显著一部分。眼见欧洲盟友率先减息,美国却只能望天打卦,祈祷通胀尽快回落,不然又只能继续苦了百姓,为美帝霸权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