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石油去美元化 更符自身利益-陸頌雄 立法會議員

2024年06月16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沙特阿拉伯不會續簽與美國簽署了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之消息,近日傳得沸沸揚揚,後來有人揭發這是子虛烏有,而這個協議亦未曾正式存在過。不過,沙特的石油貿易啟動去美元化,卻是真實,這將大大撼動美元霸權,改變世界格局。
二戰結束後,英國失去全球霸主地位,英鎊也失去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由於美國發了戰爭財,當時美國擁有全球一大半的黃金儲備,美國游說其盟國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為了讓盟國有信心,美國承諾美元與黃金掛鈎,保證35美元兌換一安士黃金,這個金本位制度史稱布雷頓森林體系。但這個「承諾」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美國經歷韓戰和越戰,加上經濟需要多發了美元美債,黃金儲備流失,各國開始對美元失去信心,法國更兩次大規模將美元贖回黃金。美國見這個遊戲即將爆煲,就立即更改遊戲規則,1971年宣布不再保證黃金兌換,及後造成一系統的經濟動盪,美元大幅貶值。
美國要有新的理由令美元繼續成為各國的儲備貨幣,於是就利用其軍事霸權和政治影響力,令中東主要產油國確定將美元作為石油計價和交易唯一貨幣,美國則為他們提供軍事保護。由於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是工業的血液,各國都要買石油,故此美元成為國際市場經濟體必備的貨幣,「美元霸權」自此進入石油美元時代。美元霸權,本質是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令美國擁有全球「鑄幣權」,美國縱使債台高築,美債高達35萬億美元,狂印美鈔下美元依然堅挺,可以將通脹輸出國際,加息更可全球收割。
目前全球石油交易中,已有20%採用非美元結算,除此之外,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非美元結算大宗商品合約就高達12份,比2022年的7份合約,以及2015至2021年6年間僅有兩份非美元結算合約,大幅增長。而這個趨勢,背後就是美國綜合影響力的衰退,過去大家怎會想到有美國駐軍的沙特敢跟美國叫板。各國都開始明白,多極化的國際關係更符合各國自身發展利益,毋須將國家利益綁死在美國的關係上。加上美國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肆意凍結甚至盜取他國政府和民間資產,各國對美元的信心開始動搖,由量變帶來質變,美元霸權時代終將結束。
多極化的國際關係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帶來了空間和機遇,金磚4國已發展成金磚10國,中國外長王毅日前在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時稱,金磚國家以擴員開啟「全球南方」聯合自強新紀元;更不點名批評個別大國重拾冷戰思維,拼湊地緣政治「小圈子」,搞逆全球化對全球經濟帶來不穩定。說回國際儲備貨幣,某種貨幣的地位和價值,始終取決於該國的真正生產力和經濟影響力,各國互相建立結算系統,建立更公平互補的經貿關係,消除國際關係上的剝削體系,這些都是霸權國家所不願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