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劣質劏房要取締 政策務虛難解決

2024年06月17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劏房居住環境惡劣,「屈室求存」的基層住屋困境、蝸居淒酸如左廚右廁、上床下廁、豬欄劏房時有所聞。政府去年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將於8月向政府提交報告。兼任工作組副組長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早前與學者及不同團體會面聽取建議,包括劏房最低面積約7至10平方米,工作組會以此作參考作出最終建議,亦會考慮高度限制、通風及衞生環境條件等。
有關注團體由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間,訪問了231個基層劏房戶,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者指,單位沒有足夠伸展空間,近三成室內沒有自然光,更有近兩成半受訪者的單位內沒有通風設施,一成四受訪者的住所沒有可打開的窗戶。有逾兩成受訪者稱,有天花石屎剝落及牆身滲漏嚴重的情況,近兩成屋內有嚴重的鼠患、木蝨等問題,有近一半受訪者認為所住單位是劣質劏房,當中以需要共用廚房或廁所的劏房戶佔大多數。早前,亦有民間組織指以逐家逐戶方式了解劏房戶的困難,發現有劏房面積僅約6平方米,住了一家三口,較政府及關注團體考慮建議劏房面積最少應有7至10平方米更細小。
團體透過焦點小組做調查,結果顯示劏房戶認為居住面積、通風、採光設施、衞生環境及結構安全,都是界定劣質劏房的重要標準;而在訂立劏房標準最低面積時,當局需考慮是否有足夠空間可設立獨立廁所、煮食空間及放置生活基本設備。若然真要符合那麼多的要求,相信要被取締的劣質劏房應不會是少數,而政府真的取締了這些劣質劏房,是否有一套善後的程序?
事實上,有劏房戶恐怕自己住的劣質劏房被取締後,政府若沒有政策安排他們到過渡屋或簡約公屋,自己又交不起較貴的租金,那豈不是要「瞓街」?亦有苦等17年仍未獲編排公屋的苦主阿來,她今年52歲,指當年只需150分就可上樓,而獲審查的分數一直增加到現時的445分。阿來認為獲審查的分數「龍門任佢搬,分數隨時加」,她今年計分仍要等多4年,她指近年共搬了5次,租金愈搬愈貴,而面積愈搬愈細。最荒謬的是曾有房署職員叫她結婚就可以加快上樓,她頓時精神崩潰,認為政府的政策是帶頭歧視單身人士。可見政府要取締劣質劏房不難,問題是告別了劣質劏房的基層市民和家庭,政府有否妥善政策去安置他們?叫人結婚加快上樓,政策何其離地混吉?
政府近排才較積極打擊濫用公屋,高官並揚言會「持續做,繼續做」,預期今年會收回2,200個單位,而明年則會收回超過2,300個單位,以增加公屋供應給有需要人士。在本報揭發下,公屋單位仍泊有不同類型的名貴房車,房委會說會審視住戶各類資產,包括持有的汽車,持續打擊公屋富戶。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若非政策務虛,何以會有如此多公屋富戶?政府應改善單身人士公屋輪候的制度,不應採取「龍門任搬」的計分制度,令他們輪候多年都未必編配到單位;長遠是加快公屋供應量,才可令基層市民有效告別劣質劏房。讓基層安居樂業,比搞甚麼日夜都繽紛的盛事實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