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與其白事當盛事辦-程萬里 傳媒人

2024年06月17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煞有介事催谷盛事經濟,揚言今年全年盛事總數將由150項加碼至逾210項,平均兩日一盛事,預計吸引170萬旅客參與,為香港帶來約72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43億元。說得無比動聽,但別說所謂的消費額和經濟增加值不知從何算起,就說何謂盛事,也令人摸不着頭腦。
按常人理解,盛事本身應該有一定知名度,可帶動全城參與,吸引海外客。現正在德國舉行的歐洲國家盃稱得上盛事,即將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奧運絕對是盛事。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都可算是盛事,起碼會吸引外國旅客專程來港參加。之但係,現屆政府所謂的兩日一盛事,幾乎都是無聲無息,有盛事主辦方甚至不知被政府列為盛事,令人失笑。
據報道,5月初在會展舉行的亞洲殯儀業展覽被港府列為盛事,主辦單位對此毫不知情,有關展覽由來已久,一直都是兩年一屆,業界都不會視為盛事。何況中國人向來對殯葬有忌諱,亦不見得外國人熱衷此道,棺材展覽究竟算是甚麼盛事,高官說得出究竟嗎?又如同屬盛事的放射師國際展覽、會議及工作坊,參加者都是行內人,對旅客沒有吸引力。
旅遊業界直指,這些盛事對旅遊業的幫助不大,也沒有多少旅客會因為這些盛事而來。其實,幫助不大已是客氣講法,直接說法是濫竽充數,敷衍輿論。
現屆政府擺出有為姿態,加上中央大員力促「無處不旅遊」,說港府沒有壓力是假的。但人們看見的是,絕大部分盛事有姿勢無實際,連盛事主辦單位都不知情,這不是為了應付上意、敷衍下情,還會有其他原因嗎?香港旅遊業要吸客,必須推出符合旅客期望的活動,與其白事當盛事辦,不如切實調研一下旅客口味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