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破壞國際規則後遺症-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2024年06月18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剛剛落幕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達成了不少共識,其中一項較受矚目的措施,是各國將動用俄羅斯在歐美被凍結資產的利息,向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貸款。這筆款項預料今年年底才能匯到烏國手上,對當前俄烏戰爭的影響甚微,但象徵性意義甚大。
以前我曾經說過,俄烏戰爭並不構成沒收俄國財產的理由,因為俄羅斯沒有和G7交戰,若G7擅自挪用俄羅斯的海外資產,就是嚴重違反了國際法。所以這次G7換了一個做法,就是利用這些資產所產生的利息作為抵押,然後向烏克蘭提供一次性貸款。按照歐美的說法,這不是沒收俄羅斯的3,000億美元資產,不算破壞國際規則。
但是無論G7怎麼狡辯,挪用俄羅斯的資產作為抵押本質上已經屬於搶劫行為。當然,俄羅斯就此的反制手段寥寥無幾。西方基本上已經完成與俄羅斯的經貿切割,普京沒辦法再揮舞能源大棒還擊,縱使報復也注定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G7的做法也帶來後遺症。在許多國家眼中,如俄國的海外資產可被隨時沒收和利用,與西方有矛盾的國家日後也可能遭到類似懲罰。例如中國持有龐大美國國債,以前有意見認為這是北京威脅美國的有力武器,但從俄烏戰爭來看反而是中國的軟肋。一旦中美開戰或大陸攻打台灣,美國很有可能向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沒收中國在美國的財產,然後當作美軍經費,用中國的錢來打中國。
面對歐美國家這套玩法,不止中國,其他國家尤其是中東、拉美國家,都要認真思考放在美國和歐洲的資產是否應分散改投到其他地方。對美國來說,一旦外國資產持續流出,這個損失將是無法承受的,但對香港而言卻是一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