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普京亞洲行-陳文鴻 研究院院長

2024年06月19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剛剛結束,說是有90多個國家參加,比原來100多個已少。但沒有邀請烏戰的另一方俄羅斯,便已經不具和平談判安排的意義。美國只派無實權的副總統出席,中國亦拒絕赴會,似乎只是歐盟在作獨腳戲。
而烏戰並不是世界大戰,只是歐洲之戰,會議召集眾多沒有直接利益牽涉的非歐洲國家,目的與意義並不清楚。本來聯合國及其安理會更適合主辦這樣的和平會議,今次卻不依靠聯合國,有甚麼理由呢?而在會議前已有眾多紛爭,會議拉攏了部分金磚組織國家參加,都屬大國,目的是要增加聲勢。可是,會議後的聲明,與會的多國拒絕簽署。其中,金磚各國均不簽署,聲明和會議的作用都大打折扣。
由於俄羅斯未被邀請,會議目的似是為團結國際上的大多數國家來向俄施壓,替烏克蘭助力。可俄羅斯全無畏懼,大國不支持會議聲明,會議對俄羅斯和烏戰便沒有任何作用。不過是大張旗鼓地勞民傷財,更反映出偏幫烏克蘭的這樣大型集會沒獲支持。歐盟的力有不逮,最後連美國也不積極。歐盟促成烏戰和談的目的完全失敗,反倒顯示出歐盟沒有政治能力,也沒有政治智慧。烏戰的解決方法便不能單靠歐盟,主要還決定於美國,也在於美國有否能力與決心,把戰爭打下去。
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訪北韓與越南,為俄的脫歐入亞努力。訪問北韓體現俄朝之非結盟式的緊密合作。一是北韓生產和供應軍火,支持俄在烏戰的攻擊。二是共同開發俄羅斯遠東地區,不等待中國的參與,直接增強俄在東亞的實力。俄朝合作同時鞏固北韓軍力與經濟。俄的技術可大大提升北韓導彈核武發展水準,石油供應則全面推動北韓經濟現代化和效率化。有俄的支持,北韓可以與日本、南韓更有力的抗衡與競爭,也不怕美國的軍事威脅,是韓戰以來北韓最佳的戰略安全。
訪問越南,則是俄開啟東南亞的合作,借助過往俄越的關係。有了中歐班列的連接,俄越可有比較效益的協作。越南的勞動力也可與北韓一起補充俄勞動力不足的缺陷。俄越合作不與中國為敵,反加強中國在東南亞的支持力量,鞏固中國的南疆。
普京訪朝越,戰略意義巨大。遠勝瑞士峰會的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