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和平峰會失敗落幕-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2024年06月19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平心而論,有逾90個國家參加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這個數字非常理想,畢竟與會國除了西方盟友,也包括俄羅斯傳統上的一些友好國家如匈牙利、哈薩克、印度,達到了歐美陣營企圖通過召開峰會向普京施壓的效果。可惜這次峰會最終還是以失敗落幕。
從峰會結束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來看,各國代表在會議上只討論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縮水版的「10點和平方案」,即確保核安全、糧食安全以及戰俘和平民安置問題,其他諸如要求俄軍撤離、賠償戰爭損失等,在峰會舉行前一早就在議程上刪除。更甚的是,公報居然沒提到俄羅斯「侵略」,而是改成比較中性的「戰爭」來形容俄烏戰爭。這對烏克蘭來說不止是失望,而是嚴重打擊了。
當然,和平峰會未達到西方國家的預期,一早有迹可尋。先不說俄羅斯和中國沒參加這次會議,除了歐洲,也幾乎沒有重要的國家領導人出席,例如美國只派出副總統參加,部分非北約的國家則派了特使作為代表。許多國家派人出席的級別不高,已經可以猜到這次和平峰會不會有好的結果。
事實上,西方國家過去大半年一邊對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視若無睹,另一邊又大言不慚地譴責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已令歐美在國際政治舞台失去道德號召力。瑞士原本邀請了160個國家參加和平峰會,有90多國到場,算是給足了面子,但包括印度、南非等南方國家在內的13個國家,最後一刻拒絕簽署公報,反映這些國家實施兩邊押注策略,無意得罪俄羅斯。總之,西方陣營費盡心思,拉攏到許多國家參加這次和平峰會,最後依然無法迫使大家改變中立立場,公報反而要遷就他們的中立立場,這對歐美來說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