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為何揀歐洲豬肉開刀-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4年06月19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歐盟早前跟隨美國步伐,以反傾銷及「產能過剩」為由,向中國製電動車加徵17%至最高38%的額外進口關稅。有關加幅雖比美國的100%及預期中低,加上中國車廠正在國內外發動減價戰,預計加稅後中國電動車的實際售價,較大部分同等的歐洲車仍有一定競爭力,但中國總不可能完全不作出反制,關鍵是選擇哪一類歐洲貨品開刀。結果最近出爐了,是豬肉。
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布,因應中國畜牧業協會提交的申請及相關初步證據,決定對歐盟的進口豬肉和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公布沒提及調查需時多久,但因歐盟已宣布下月4日起向中國電動車加稅,相信中方的調查將會全速進行,甚或會跟隨歐盟做法,在調查有結果前施加臨時性的限制措施。
為何揀豬肉呢?正如早前指出,中國不會直接報復針對歐盟的電動車或其他汽車出招,因為許多所謂的歐洲車品牌,都有在中國設廠或有跟中資企業合作,難以全面禁制,若硬要全禁只會既損人,又害己,同時打擊自家的車企和工人。再者,向中國出口大量高檔汽車的德國,已公開表明反對歐盟做法,中方也不希望殺錯良民,以怨報德。
中國也不會揀葡萄酒及烈酒落手。雖然法國有份支持對中國電動車加稅,但中國領導人才訪問完法國,獲對方熱情招待及送上名貴干邑做禮,也不好意思這麼快就反面,令自己在歐盟又少了一個朋友。對於歐洲名牌衣履、手袋及其他奢侈品,在中國經濟放緩下銷情早已轉差,加稅只會進一步打擊內地的經銷商和消費市道,對自己沒有着數。
豬肉及相關副產品就不同了,既不會害到朋友,也不會傷到自己,並且有大量更為價廉物美的別國貨品可即時頂替。明日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