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普京北韓聯手 東北亞趨穩定

2024年06月20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北韓,可說是回報北韓領袖金正恩去年9月的訪問俄羅斯。但從細節看,兩國關係比前更為親密。金正恩在機場親迎普京,在航機梯下等待普京落機,這是前所未見,也不見諸其他國家的禮重。普京邀請金正恩同坐專車離開機場,顯示出普京極其親善的反應。元首間的互動反映着兩國合作的真誠和密切程度。在這互動中,金正恩主動禮讓尊重普京,顯示出他怎樣看重普京的訪問,和背後俄朝的全面戰略合作。
俄朝的聯手,在東北亞是一個巨大的戰略轉變。北韓對俄一改與中國疏離的關係,主要是中國不敢公開與美國衝突,也缺乏對北韓的信任和無限度的支持。俄羅斯在烏戰之後脫歐入亞,最大的合作夥伴應是中國與北韓,北韓尤其迫切要與俄合作,取得俄羅斯的援助。中國反而以大國自視,舉措猶豫。但俄朝合作,中國與俄朝兩國的關係難以保持現時疏離狀況。俄朝合作便促成中俄、中朝加強合作,形成東北亞中俄朝三方互補互助之勢,與美國及日本、南韓對峙,改變北韓一直以來的孤立。
俄朝合作,當會提升北韓的國防科技水平,特別是導彈、核武和衞星技術,對美、日、韓構成重大威脅。俄羅斯海軍艦隊也會在北韓海域附近巡邏,與北韓協同演習,使北韓不再困守海岸防禦,海軍可伸延至日本海,對日本、南韓產生更大壓力。而俄朝合作,應可使北韓在自身核武防禦之外,多一重俄羅斯核武的保護,美國更不敢侵犯。由此,東北亞形成核武與常規武器的權力平衡,可保衝突與戰爭難以出現,這就好像冷戰時期核武平衡下的和平。或許這會是美國霸權衰落下的新軍事形勢,東北亞便給全球(包括歐洲)示範。
東北亞由權力平衡而和平,美國要在台海以至南海掀起戰亂便不容易。日本、南韓面對中俄朝的聯手,必然要避免風險,逃避被美國捲入戰亂的機會,兩國與中俄朝的關係便可能轉緩,用經貿推動。而美國若缺日本、南韓的支援,即使有菲律賓的投靠,亦不敢與中國有大的正面衝突。台海、南海縱使局勢緊張,也不易爆發戰爭。美國只會在台灣培植台獨,等待時機,中國便有時間在政治、經濟、政策方面與美國和台獨勢力對戰。由武鬥風險轉為激烈的文鬥,東亞可大致安穩,便是東線無戰事了。
研究院院長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