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稅警聯合作戰 百姓噤若寒蟬-白非 政情觀察員

2024年06月20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期多省曝光組建了「稅警聯合作戰中心」、「警稅合成作戰中心」、「警稅情報研判中心」,大張旗鼓地舉行掛牌儀式。與此同時,「稅務倒查30年」的傳言也引發恐懼。
儘管稅務總局緊急闢謠:「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但神經已高度緊張的市場,卻又從字裏行間生發出別樣的解讀。沒有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檢查,地域性、分散性的檢查也受不了;沒有倒查20年、30年,那麼會不會倒查5年、10年呢?與其責怪百姓敏感,倒不如好好反思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何以淪落至此。
其實「稅警聯合作戰中心」並非今年以來的新事物,從2020年開始,廣西、西藏、雲南等地就陸續構建了類似機制。如今引發震盪,一來,其規模範圍大有氾濫擴張之勢;二來,當下經濟不景氣日益嚴峻,企業為了生存已是捉襟見肘、勉力維持。此時,殺氣騰騰的「聯合作戰中心」紅綢招展掛牌,一些地方甚至還劃分「戰區」,收緊大網,無異於是致命一擊,壓垮了企業氣若游絲的最後希望。
「作戰」使用在敵我交鋒的場合,那稅務部門的敵人究竟是誰?即便為了查辦偷稅漏稅,一定要「作戰」嗎?或曰:只要不偷稅漏稅,怕甚麼呢?答案很簡單:樹上有10隻鳥,開槍打死一隻,還剩幾隻?運動式執法的外溢效應,造成的擴大化「誤傷」還少嗎?
「信心比黃金更貴重。」這原本是金玉良言,現在成了正確的廢話。決策層一再強調: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台收縮性、抑制性舉措,保護信心和底氣。現實卻是,諸如「稅警聯合作戰」的問題,政府部門信心愈大、底氣愈足,企業愈沒信心、沒底氣。為了應對財政收入銳減,便想方設法殺雞取卵,不僅寅吃卯糧,而且要吃辰糧、巳糧,還要把子糧、丑糧翻出來。
對於偷稅漏稅的不法行為,依法打擊無可厚非。那麼,按照法定的流程,按部就班進行即可。稅,不是查出來、刮出來的,而應是靠經濟增長、就業富足、收入提高而「生長」出來的。高調查稅,將公安警力推到稅務的一線前台,雖然掛着合法的牌照,但讓國際社會如何看待中國的營商環境?
公安的職責是保護百姓的安全,如今不少地方卻將濫用警力當成了習慣。比如,吉林銀行儲戶取自己的錢,還需要派出所同意。類似的「安全」,是絕對的安全,也是自掘墳墓的安全,因為百姓對這種銀行不再會有任何信任。把水抽乾了,的確沒有風浪了,也沒法行船、無魚可游了。百姓已草木皆兵,如履薄冰,脆弱到了極限,經不起一點折騰。類似「稅警聯合作戰」,或許真的可以多查出三五斗米,卻大大加劇外界對中國經濟蕭條的憂慮,喪失了繼續發展的信心。這筆帳,是賺了還是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