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鑑春秋:賴清德的奪權戰爭-謝寒冰 台灣資深評論員

2024年06月21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賴清德上任一個月,支持度大跌10%,兩岸關係面臨風暴,與在野黨的關係也陷入僵局,但他真正關心的,似乎仍是自己的權力是否受到美國爸爸與黨內派系的掣肘。
賴清德前日在蕭美琴與吳釗燮的陪同下,舉行「信賴新政 時代新台灣」記者會,宣布要成立橫跨氣候變遷、全民防衞與全民健康的3個委員會,聲稱要加強社會對話,會邀請不同黨派、不同意見者參與,似乎力圖改善外界對他的「鬥雞」印象,讓朝野和解共同面對台灣嚴峻的形勢,露出一絲曙光。但了解賴清德的人都知道,這並不表示賴真的準備廣納善言,調整自己的「火車對撞」策略。這一切的布局,都是為了擺脫美國與蔡英文為他設下的框架,企圖真正掌握權力的嘗試罷了。
理論上賴清德是台灣最高權力中心,制度上幾乎是他說了算,實際上立法院裏民進黨操盤的柯建銘是英系,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前謝系與半個英系,監察、司法與考試院長都還是蔡英文留下來的人,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與國防部長顧立雄都是美國屬意的人選,外長林佳龍是正國會要員,整個政府中一大半都不是自己人,對向來習慣小圈圈決定政策的賴清德來說,所有事情都被綁手綁腳。
日前英系媒體刻意報道柯建銘與立委挖苦林德訓與郭智輝事件,更凸顯賴清德的權力並不穩固,蔡英文的幽靈仍存在每一個角落,只要一個行差踏錯,賴就可能變成政令不出總統府的傀儡。
現在成立這三個體制外的委員會,表面上似乎仍有英系的陳時中與蕭美琴等人被納入,但這種沒有明訂權力義務的機構,就給了賴清德騰挪的空間。接下來賴將一步步把英系邊緣化,更大膽冒進的行動,或許很快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