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評:美霸強打貨幣戰 裝腔作勢自導演

2024年06月22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日圓貶值已有好一段時間,日本央行亦不只一次入市干預以支持圓匯穩定。不過,美國財政部昨宣布,將日本加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似是來勢洶洶。但其實內地、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台灣都在這份監察名單內,亦無任何一個主要貿易夥伴明顯操縱匯率。此舉表面上有顯美元霸權,惟實際意義並不大。更何況日本干預匯市的披露安排具透明度,而日圓弱勢更多由美元強勢所使然,被美霸「觀察」的這個威脅,幾乎沒引起甚麼擔憂。
根據美國2015年一條法例,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的經濟體可能會遭美國制裁,而被界定匯率操縱國的3項條件,包括每年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外匯干預規模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全球經常帳盈餘超過GDP的2%。美國財政部每半年發布一次匯率報告,市場原預計台灣有機會被剔出「觀察名單」,可讓人意外的是台灣繼續在列的同時,美國盟友日本竟成為「觀察名單」的新成員。
事實上,隨着美國大多數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已先後曾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或被列入「觀察名單」,濫竽充數的做法令被美國財政部點名變得不是甚麼污點惡名。細看今次美國財政部向國會遞交關於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總體經濟與外匯政策半年期報告,日本在列「觀察名單」,原因是已符合「加強分析」所需的3項條件其中兩項,包括擁有「實質經常帳盈餘」及「與美國重大雙邊貿易盈餘」,但強調日本入市干預日圓的操作透明。日本官方形容,該報告只是「機械評估」,對美國經常項目順差和貿易順差的公式化結果,不代表美國視日本的外匯政策有問題。言下之意,對日圓匯價影響不大,可以少理。
回顧過去,美國財政部對上一次將貿易夥伴列為匯率操縱國是在2019年,對象是中國,可5個月後就撤銷了,反映實際上這個標籤和「觀察名單」制度,既不一定有利美國,也對別國影響不大,純粹是顯示美霸設有這麼一套遊戲標準來彰顯其監察和標籤貿易夥伴的權威,到真的談到「制裁」又是兩回事。
隨着中國崛起,美國以貿易保護主義來應對,基本上全球貿易狀況已起明顯變化,就是行之有效的全球化受破壞,產業鏈、供應鏈重塑,加上俄烏戰爭激起全球對去美元化的注視,而新經濟數碼化興起,推動貨幣體制變革,這種種都是衝着美元霸權而來。美國是要繼續以霸者自居,肆意妄為高築貿易壁壘,以制裁手段打擊對手,結果只有搬石砸腳,加快自身優勢的殞落。
難怪被喻為中國大好友的前美資投行高層都忍不住發聲,指美國遏止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正迫使中國加快發展成為科技超級大國。美國的戰略繼續走歪路,不一定會拖冧全球,皆因中國與亞洲崛起,全球增長點已在東移,世界已變得不一樣,但卻必然會損及美國人的長遠利益,何時才能覺悟,不再損人害己,而是互惠互利,且看下任白宮主人會否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