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歐洲政治愚蠢化 損害和平及發展

2024年06月23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關心歐洲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專家學者,最近發掘了一個炙手可熱的政治議題,就是歐洲統治階層精英的「愚化」(stupidization)。
這個現象有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說明,最明顯是為何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展開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俄烏雙方3月在伊斯坦布爾展開和談,有望見到和平曙光,但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美國支持下,居然拒絕簽署和約;而歐洲以法國、德國為首,居然會支持延續戰爭。到了9月26日,北溪1號及2號天然氣管道被炸,可稱得上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破壞行動,但德國政府領導層居然可以對這樣重大的損失,不追查原因公諸於世及追討賠償!
歐盟成員國如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國政府,明知自己國民大比數反對延續戰爭,以解決能源價格高企、高通脹、高失業及難民湧入等問題,為何還要支持俄烏戰爭打下去?這些歐洲主流政體的統治精英,難道真的欠缺反省及自我批判能力,不知道這些行為等同政治自殺?
這些精英滿口自由民主價值觀,但其施政可以讓國家利益受損、與人民的利益相衝突嗎?單看法國總統馬克龍被「國民聯盟」等挑戰,以及德國執政聯盟的民意支持度跌至只剩約30%,就可知「愚化」的政治代價。
即使二戰後歐洲在經濟及軍事上受美國操控,但歷史上還是出現過法國總統戴高樂、密特朗,德國總理布蘭特、舒密特、施羅德、默克爾這些仍凸顯政治外交自主的領袖,近年才出現「愚化」及政治自主崩塌的現象。
專家學者總結出幾點,一是歐洲精英被美國收納甚至收買,意識形態上認同美國政府的霸權,並協助支配全球以得益。二是支援俄烏戰爭,促使歐洲去工業化。三是主流媒體被政府操控、美國中央情報局收買、寡頭傳媒大亨壟斷,使人民接收政治宣傳及受其擺布,因而產生被動及無助感,即使反戰但也缺乏抗爭動力。
這些宣傳背後,隱藏着一種西方自由民主的「優越感」:只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才有條件可以合理地用一切手段,包括戰爭,以鞏固自身利益及主導權來領導世界。其他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印度等的發展,只會與西方陣營構成衝突和挑戰。可是,歐洲政治精英「愚化」地追隨美國霸權,正危害到國家的和平、富足,以及更平等公正社會的發展。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