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讓子彈飛通知書丟了-柳扶風 評論員

2024年06月23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馬識途大約是當今中國最長壽、經歷最豐富傳奇的作家,2024年3月28日,他過完109歲生日兩個月後離世。馬識途不算很有名,但提到電影《讓子彈飛》,大家大概會有些印象,這部電影正是根據他的小說《盜官記》改編的。
馬識途出生於重慶忠縣,父親馬玉之曾參與辛亥革命,當過縣長,組織手槍隊剿匪,他根據父親的經歷寫成了《盜官記》。馬識途16歲按照家族要求,父親「把他趕出去闖世界」,考入北平大學附屬高中,賦詩:「辭親負笈出夔關,三峽長風捲巨瀾。此去燕京磨利劍,國仇不報誓不還。」後來就讀中央大學工業院化工系,決心「工業救國」。
及後發現工業救國不過是夢,革命才能救中國。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組織上讓他「從事黨的秘密組織工作」;省委組織部部長錢瑛告訴他,這項工作要有堅定的革命信念,要耐得住寂寞,非常危險,是敵人重點抓捕和殺戮的對象。錢瑛問他:我們已經有許多同志犧牲了,你有沒有犧牲的決心?馬回答:有!
1941年1月,由於叛徒出賣,他的妻子——時任中共鄂西特委婦女部長的劉惠馨,和他們剛滿一個月的女兒一起被捕。10個月後劉惠馨犧牲,女兒下落不明;1960年,馬識途才找到離散近20年的女兒。2011年,馬識途參加「劉惠馨英勇就義70周年」活動,賦詩:「暌隔陰陽七十年,今來祭掃淚漣漣。我身愿作恩施土,雨夕風晨伴夙緣。」1960年後,馬識途正式開始文學創作,出版了小說、詩歌、散文20多部500餘萬字。他的革命和官場生涯,包括: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四川省建設廳廳長、四川省建委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黨委書記。
馬識途說,魯迅和巴金對他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講到長壽秘訣,他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活過了百歲,好像另外一個世界給我的通知書搞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