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西方與俄對抗 誰先侵略挑釁

2024年06月24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西方主流媒體一直傳言:「對侵略者及被侵略者平等看待的政治中立是錯誤的。」這種西方立場就是要凸顯俄羅斯的入侵是罪惡的,烏克蘭就是受害的一方。
不過,長久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入侵其他國家,鮮明例子有美國入侵越南;美國先支持伊拉克入侵伊朗,再與伊拉克反目成仇,入侵伊拉克;美國、法國為首入侵利比亞;美國支持並入侵阿富汗及敍利亞,當然還有美國長期支持以色列侵佔中東巴勒斯坦及敍利亞的土地,以及殺害反抗的阿拉伯人民。
不同的是,美國及合作參與的西方政府從不承認國際指摘它們是罪惡的,因為它們有入侵的「理由」。發動越戰是要對付「越南共產黨的野心」及「堵塞中、蘇共產主義的國際滲透」;支持伊拉克入侵及圍堵伊朗,是因為伊朗回教原教旨主義及政府跟共產黨一樣是「邪惡」的;又如原本是盟友、入侵伊朗的伊拉克領袖薩達姆及在阿富汗合作抗蘇的塔利班,最後都變成要侵佔消滅的反西方罪惡勢力;至於利比亞的卡達菲及敍利亞的阿薩德都是要推翻的「獨裁罪惡政權」,而遮掩了卡達菲計劃建立非洲獨立貨幣制度,反對美元及歐元霸權,阿薩德則阻止西方石油管道過境,至今西方的民主自由入侵,只帶給兩國巨大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災難。
這裏我們見到西方過去的侵略有兩大特色:一是西方自己才是挑釁的一方,卻宣稱自己是奉行國際公義對付「邪惡」勢力,甚至這些被入侵的所謂「邪惡勢力」,連挑釁西方的能力都沒有。第二是被侵略的一方的人民,要接受殘酷的屠殺、社會建設完全被摧毀,以及國家長期受制裁及不穩定。
從這兩點我們可以評價俄烏戰爭的性質:第一是俄羅斯入侵是嚴重受西方挑釁導致的,包括蘇聯解體後北約長期東擴、2014年美國政府在烏克蘭策動顏色革命建立親西方政府,之後西方支持烏國政府實行對烏東俄裔人民實施文化滅絕,並長期供應各種武器,建構軍事設施,對烏東俄裔人民施行軍事侵略打擊,為烏東社會帶來巨大的摧毀及大量平民死傷。
不同的是,俄羅斯普京政府不如小國般只能坐以待斃,而是有能力對北約及其支持的烏克蘭政府,執行受長期挑釁後的還擊!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