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虛談廢務 又見執笠-程萬里 傳媒人

2024年06月24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經濟好不好,不是躲在冷氣房、月領數十萬元薪金的高官說了算,小市民最有切身感受。核心商業區的商舖空置率去年有9%,今年首季也有6%。儘管高官高談闊論經濟勢頭如何強勁,「10間店舖結業的同時有16間開業」,叫大家要有信心。惟吹者自吹,連高調搶攻本港市場的內地連鎖餐飲集團,近日也爆發退租潮,有些更短命至只營業了短短數月,便吃不了兜着走。
不知道高官援引的「10間結業、16間開業」數字從何而來,但想說一些親眼見到的事。每個港鐵站例牌有一間的知名餅店,個別分店近日結業。這些分店開業動輒十多年,又是全港龍頭集團,竟然也會執笠,叫人意想不到。至於本港一些大型銀行亦以合併服務為名,陸續結束分行業務,當區街坊要行10條街到另一分行才能享用服務,這在過去非常鮮見,經濟好不好,由此可見一斑。
高官強調香港正值轉型期,「轉型期間一種經營模式不行,會有新方法新嘗試」,又以「香港以往有很多工廠搬往內地,期間很多工作崗位流失導致失業,其後香港成功過渡」為例,認為要有信心。所言甚是,但過去香港工廠北移,還能以金融服務業等高端產業取代,可惜如今連高端產業也面臨瓶頸,港府所謂的推動創新科技又光說不練,香港就連電子支付、網上交易的發展都落後於人,轉型期究竟要轉到何時?
更令人質疑的是,高官所謂的「搭好台」、「搞起人氣」刺激消費,無非又是拿濫竽充數的盛事說事,政府連消費券都拒絕再派,還談何刺激消費?市民寧願北上消費,甚至索性減少消費以防經濟進一步逆轉,高官卻空談本港經濟正在穩步上揚,究竟是盲目樂觀,還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