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評:美元強全靠高息 亞幣走貶只有忍

2024年06月26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匯指數近日有撲106之勢,不排除大選活動將至,美元不日將挑戰52周高位107.35水平。美元強勢下,一眾非美貨幣走貶,最近日圓及人民幣貶值壓力都明顯增加。日本央行至今對入市干預只講不做,皆因心知「銀彈」不多;至於中國,只有力求守在波幅區內,避免形成單邊貶值的市場預期。有理由相信,在美國政局底定前,美元會繼續高息維持相對強勢,一眾非美貨幣要繼續忍受貶值壓力。
目前,加拿大和歐元區都先後減息,以挺住經濟,避免衰退。但美國至今仍在奉行高利率,到底今年會否啟動減息周期,已由理所當然的「會」,變成充滿疑問的「不肯定」。聯儲局至今仍死守高息,到底美國經濟是否支持得住,自是疑問,但在大選的前提下,相信政客們確實須維持「強美元」多一段時間。
近期美匯指數開始重展升勢,歐元在歐洲央行減息下相對走軟,加上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乎意料,政局徒添動盪,不利投資。至於日本,日圓持續疲弱,前兩次日本央行入市干預已耗損可觀外匯儲備,底牌已是路人皆見,故如今對入市干預更是謹而慎之。問題是,日圓匯價跌跌不休,加劇了輸入性通脹,讓身受其害的日本人日感不安。由於日本即將選舉活動(執政自民黨將在9月舉行總裁選舉),背負着日圓大貶值這隻黑鑊,選舉結果自然也平添變數。未來日圓會否以超乎市場預期的速度繼續走貶,可能性實不可完全排除。
日圓持續貶值,非但影響日本本身,更勢必波及整個新興市場,令整體亞洲貨幣面臨貶值壓力。想要走美國不一樣的貨幣政策,以減息來刺激經濟,變相多了掣肘,讓本幣跟貶與不跟貶,也關係到一國之出口競爭力,這一連串的問題,確為亞洲諸地央行添煩惱。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將於周四舉行,法國大選首輪投票亦將於本周末舉行,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充滿不明朗因素,只會加強美元的避險功能,繼續吸資,而一眾非美元貨幣則繼續承受貶值壓力。
中國的人民幣今年致力於維持在波幅區間浮動,努力消退單邊貶值的市場預期。不過,今年以來,人民幣兌日圓升值已超過一成,可以想像得到當局放手讓人民幣適度貶值的壓力日大。故見到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雖然未有減息或降準行動,惟人民幣仍是連日走貶,實在不讓人意外。
放在中國當局眼前的,除了以上因素之外,還有美國及歐洲近期先後宣布擬上調進口中國電動車等商品關稅之舉,這將無可避免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讓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助緩減壓力,故眼前人民幣有序貶值,也可以解讀成為當局提前應對貿易戰的風險。但當然,這個貶值幅度是有限的,單邊大貶值,甚而引發外資大出逃的可能性仍然可以排除。作為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迎面而來的下半年,金、股、匯、債及商品市場價格會較上半年波動,得緊握扶手,步步為營,一動不如一靜,耐心等待大局明朗化,再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