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網絡罪案多如毛 打擊不力禍無窮

2024年06月26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創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隨之而來是新型罪案急增。香港今年上半年錄得逾5,000宗網絡保安事故,較去年下半年勁升逾三成;當中主要為網絡釣魚及殭屍網絡攻擊,而釣魚攻擊持續上升,涉及網址數目更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香港是世界有名的自由港,網絡同樣自由有餘,安全不足。港府擬推出全新法例保障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訂明營運者有責任保障及通報事故,遲做總好過不做。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指出,今年上半年所處理的網絡保安事故有5,161宗,較去年下半年的3,950宗上升31%。當中以網絡釣魚攻擊佔比最高及升幅最大,由2,018宗急升至3,212宗,升幅達到59%,涉及18,474個網址,較去年下半年升逾一倍。
種種數據表明,網絡罪案多如牛毛,已成新興詐騙犯罪主流。尤其AI興起,傳統的網絡攻擊轉由AI協助,包括以AI發動更精密的網絡攻擊。例如早前有大型機構遭到深偽技術詐騙(Deepfake),一名香港跨國公司職員收到聲稱是英國總部財務長視訊會議的郵件,共有數名他認識的同事出席,他不虞有詐,會議後按指示將巨款轉帳到不同戶口,結果令公司損失2億港元,令人震驚。至於釣魚郵件騙案同樣禁之不絕,連行會召集人都曾經中招。加上電話騙案、金融騙案推陳出新,香港早已淪為詐騙之都。
必須指出,網絡安全事故背後都有犯罪集團操縱,令整場騙局更加精密,更難以打擊;何況本港網絡保安一向脆弱,致令黑客集團有可乘之機且屢屢得手。這陣子,由公營機構到私人公司皆發生黑客入侵和勒索事件,即使這些機構和公司拒絕就範,但同樣束手無策,代價卻由廣大市民和客戶承受,個人私隱遭黑客集團在暗網公開,衍生更多罪案。
香港自詡國際金融、貿易、航運及通訊中心,以港府網絡保安之豆腐渣,要是這些經濟命脈被黑客打主意,隨時令整個社會陷入癱瘓。勿謂這是危言聳聽,日前機管局電腦系統發生故障,儘管當局強調不涉黑客攻擊,但已令航班升降有所延誤,帶給旅客混亂。各界必須吸取教訓,提高警惕,否則一旦有犯罪集團攻擊本港重要的電腦和網絡系統,後果必然是災難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去年本港詐騙案佔整體罪案高達四成四,雖已設立「防騙視伏器」和「防騙視伏App」等軟件協助市民辨識詐騙陷阱,又不斷增加防騙宣傳,但這些應對措施,顯然未能追上日新月異的網絡詐騙手法。網絡犯罪不會局限於一時一地,在香港境內落網的往往只是爛頭蟀,真正的幕後黑手和骨幹遠在海外。港府必須聯同內地及國際社會,一起加強應對網絡犯罪。
近日保安局「三巨頭」卯足勁在「抖音」做宣傳,猶如電影明星一般,好不威風。惟納稅人卻有疑問,本港不僅罪案數字年年增加,新型網絡犯罪又層出不窮,高官卻沉迷做網紅,對打擊罪案有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