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對華政策面臨兩難-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2024年06月27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德國副總理哈貝克日前訪華,成為總理紹爾茨兩個月前的中國之旅後,另一位訪華的德國領導人。但和紹爾茨有着12家德國大型跨國企業組成的隨行團隊不同,哈貝克此番團隊的構成主要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恰好與目前愈演愈烈的中歐貿易摩擦密切相關,反映德國試圖通過談判來解決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施加關稅所衍生的紛爭。
然而,哈貝克此次訪問並未能緩解雙方的緊張局勢。他一邊對中俄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往來發難,以及再次提到中國向歐洲傾銷商品破壞了公平競爭原則;另一邊又放軟身段,聲言「施加懲罰性關稅只能是萬不得已的一步棋」。如此矛盾的談判行為,自然遭到北京強硬的回應。
中國堅稱出口的商品並不存在產能過剩和產業補貼傾銷問題,總理李強更是以日程安排有衝突為由,謝絕與哈貝克會晤,改由商務部長王文濤代見。此番表態不僅讓哈貝克的訪問成果寥寥無幾,還凸顯出中德在經濟政策上的巨大分歧。
哈貝克在訪華期間軟硬兼施的矛盾姿態,亦反映出德國對華政策的兩難處境。一方面,德國作為歐洲的經濟強國,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所以一再表達德國願意合作的意願,希望通過對話解決雙方的貿易摩擦,避免因關稅問題導致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歐盟本土電動汽車在市場上競爭力缺失是不爭的事實,哈貝克面臨來自本國企業和工人的壓力,又不得不向中國施壓。
不過,去年中國連續第8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中國對德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對德談判中佔據主動地位。哈貝克此次訪華未能緩解雙方劍拔弩張的關係,未來中歐貿易關係恐將繼續在摩擦中前行,雙方能否找到妥協的途徑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