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小心壓艙石出問題-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2024年06月28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聯繫匯率制度一向被視為維持香港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基石,多年來宛如壓艙石,有效鞏固了外界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香港1997年回歸後,社會長期動盪不安,幾年前更發生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當局過去幾年先後實施的《港區國安法》和23條立法,也被形容為穩定社會的壓艙石。
空船容易翻船,航行時需要備有穩定重心的壓艙石。客觀而言,雙法確實令香港由亂而治,市民生活逐漸回復正常,民生經濟得以重新出發,對維護社會安穩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當局在推行的同時,也要小心出現一些問題。譬如,現在已有《港區國安法》和23條立法,基本上足以壓住反中亂港力量,但有些建制派團體不斷在這兩塊壓艙石加碼,在政治以外的領域泛國安化,據說有學校圖書館要把魯迅書籍下架。這種「僭建」雙法的行徑很易令香港這艘船變得沉重,無法快速發展經濟。
此外,部分建制派人士為了本身利益,凡事左三分,一聽到不同意見就質疑違反國安法,目的並不是真心協助政府管治。《港區國安法》和23條立法這兩塊原本放在船中間的壓艙石,長期下去就會被移到一邊,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也讓香港失去多元化的聲音,對社會未必是好事。
早年提起中美關係,許多人會說經貿合作是確保兩國關係穩定的壓艙石,免受雙方意識形態和美國政黨輪流執政的影響。近年中國崛起,經貿關係反而成為兩國衝突的根源,特朗普2018年更以貿易逆差擴大為由,對華發動貿易戰。目前經貿依然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各界也在反省如何調整。同樣道理,香港建制派陣營亦需檢討怎樣把《港區國安法》和23條的壓艙石作用發揮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