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旅遊業能否重振 十一便是試金石

2024年09月21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續跌,港人北上則繼續熾熱,本港餐飲及零售業界願望落空,惟有將整副心思寄望在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冀歡樂氣氛能吸引更多旅客和本地人消費。港府不敢怠慢,煞有介事成立跨部門指揮中心,務求假期期間交通暢順、秩序井然。旅遊業能否重振,十一將是試金石。
文體旅局昨日召開第二次跨部門會議,統籌十一接待訪港旅客的預備工作,三大執法部門、運輸署、民政事務處、多個旅遊業組織均有參與。目標很明顯,就是希望及早做好交通及接待安排,務求把握十一假期吸客吸金。
然而,願望是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從過去內地連續3日中秋假期、內地旅客訪港情況觀之,香港繼續旺丁不旺財。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指出,內地旅客消費力減弱,人均消費減少兩成,飲食業今年的中秋生意較去年下跌10%至15%;另有大型酒店集團高層表示,今年酒店訂房速度緩慢,尖沙咀、銅鑼灣的酒店要減價一至兩成招客,直言香港的吸引力遜於鄰近的日本、南韓、台灣以至泰國。
實際上,競爭來自四面八方,除了日韓台泰外,大灣區城市吸引力也是不斷提升,早已吸走了大量香港消費者。入境處數字顯示,內地一連3日中秋假期(15日至17日)期間,內地旅客共有35萬人次訪港,同期離港則有36萬人次。至於香港居民自本月13日起一連5天,就有158.7萬人次離境,其中超過91%都是北上消費,淨流出人次多達15.6萬。數字不會說謊,不管怎麼看,出境港人都比入境旅客為多。飲食業界承認,單靠旅客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最重要是留住本地客。零售業界亦指出,「個餅就係得咁多,大家要鬥搶」。
業界終於肯認清事實是好事。自從內地推出個人遊政策以來,香港享受了漫長的蜜月期,內地旅客一窩蜂湧港爆買,由奢侈品到日常用品都有,各行各業躺着也賺錢。但一場疫情改寫一切,不僅中港兩地經濟同樣受挫,消費者爆買不再,長期禁足在家亦令消費者習慣網上購物,就連開餐食飯也多數留在家中搞掂。近月香港有數以百計的食肆及中小企執笠,證明現已進入汰弱留強的時代,商界若然拒絕變通,便只能坐以待斃。
明乎此,餐飲及零售業要吸客,必須不斷裝備自己提升競爭力,搶旅客的同時亦不要忽略本地客;而港府則要做好助攻角色。這一年多來,港府言必稱推動盛事經濟,可惜不是雷大雨小,就是濫竽充數,至今未能收到好效果。當局最近宣布連串慶祝十一的活動,這對旅客以至市民無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更重要是做好配套安排。去年除夕煙花匯演吸引數以十萬計的人群到維港兩岸觀看,卻沒有提供足夠的交通疏散,以致內地旅客滯留街頭,怨聲載道。隨着愈來愈多旅客傾向即日來回,港人也熱衷北上,港府除了要確保十一交通暢順,更應及早跟深圳方面溝通,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千萬不要在喜慶日子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