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論:北都規劃面全非 城鄉共融水中月

2024年10月08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上屆政府在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要將香港北部發展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都會區,擬議的北都佔地達300平方公里,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的都會區。政府形容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將為香港注入新經濟動力,尤其是透過提供新土地作創新科技發展用途,可助力香港於「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發展成國際化的創科中心。
政府銳意在2027年或之前啟動全部收地工作,預計發展期長達20年;已知或預算的項目,涉及成本逾2,247.87億元,當中逾半用於收地。然而,有關計劃至今已過3年,面對坊間提出的種種質疑,政府不但未能正面回應,且不少發展項目仍處於紙上談兵,譬如為減輕政府前期的財政負擔,高官又話會探討「片區開發」模式;至於如何妥善處理北都土地上的現有居民、營業者及其他使用者,其難度與挑戰可能更為巨大,皆因營業者包括各式農戶、魚塘及禽畜農場經營者、不同種類的棕地作業者,還有祖堂地、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築、山墳龕位等如何安置及作出合理補償,均需要小心處理。
有環保團體在3年內多次到元朗至北區上千公頃的鄉郊土地實地考察,歸納出幾方面對原有鄉郊環境的規劃危機,包括原先構思北都時設定出來作為主導的總體規劃原則,包括「城鄉共融」以及「保留鄉郊作為城市獨特景觀」。
事實上,北部都會區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例如西面有大面積的濕地、魚塘、沼澤、蘆葦床和紅樹林。其中米埔及內后海灣的紅樹林、濕地和魚塘,更在《拉姆薩爾公約》下列為國際重要濕地,是粵港澳大灣區以至中國南部需要重點保育的生態環境。然而,在短短數年,在保育的原則與規劃上已經改弦易轍,譬如在審批上再放寬地權人及棕地作業在新界鄉郊農地上經營,更進一步放寬給囤地發展商在未來發展區中原址換地的機會,將大大助長區內囤地,以及地權人及發展商率先破壞現有自然資源及生境的行徑。
可以預見未來十多廿年間,北都內棕地擴散的狀況將會加劇,生活在北都區域內的居民將要繼續與棕地為伍;在土地規劃上輕視區內僅存的魚塘濕地、活躍農地等自然資源,原有曾提出過要制訂大綱利用現在農地及自然資源作城市景觀,到現時並無制訂盡量予以保存的土地用途對策,新田科技城卻已主動突破濕地保育區,即將剷平90公頃的魚塘濕地作創科用地,予人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上「好似打回原形」。
環保團體經多次實地考察,認為不少在現時「空間規劃」中被忽略的真實空間都相當宜遊,惟現時無論農地、濕地等資源,「見到要保留嘅地方,都無保留到」,難免對此感到扼腕可惜。香港經常被質疑欠缺獨特性,但那些本土獨特鄉郊風景明明最吸引人卻被肆意破壞,當下如何妥善做到規劃有序地發展及加以保育,着實考驗政府的智慧。如今北都發展十畫未見一撇,卻已問題多多,令人懷疑政府如何「堅守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