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易通行沦易甩辘 智慧城市冇米粥

2024年10月12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创科强国,港府这些年亦鹦鹉学舌,扬言急起直追,势将香港变身智慧城市。讲了多年的不停车缴费系统“易通行”,去年5月起终于分阶段实施,至今已超过一年,但“甩辘”事件依然无日无之。《东呼即应》接获车主投诉,指新车落地还未揸过出街,竟然两次收到“易通行”的隧道收费通知,即使投诉甚至报案一样维持原判,简直岂有此理。
该名车主拥有电单车和私家车,其电单车新买还未驾驶上街,却在去年12月底首次接获“易通行”发出的短讯通知,指其电单车使用过隧道需要缴款,他随即致电热线查询,职员表示可能是侦测错误,着他不用理会。如是者到了今年3月,车主又接获“易通行”缴费短讯,又指其电单车使用隧道。他以为又是侦测错误没有理会,讵料到了8月,轮到其私家车“中招”,被指过了隧道而需缴费。车主遂致电热线一并查询及投诉,促职员翻查闭路电视。职员初时要求车主先报案,车主照办,提供报案编号后,以为有关方面会查个究竟,结果却是失望。客服表示,调查已经完结,闭路电视录影只保留90日,因此没有纪录,坚持要车主缴费。
正如法律界人士指出,事件既然有疑点和争议,车主又已报案,当局无理由不保留有关纪录直至事件完结,万一涉及车辆被盗属刑事,日后可能需要上法庭,认为现时处理并不恰当。事实上,“易通行”的收费投诉可谓不绝如缕,截至今年2月,即实施首10个月内,运输署共收到逾两万宗与隧道费相关的查询或投诉,平均每日约68宗,占整体使用“易通行”的每日平均车流量,约41万架次的0.017%。
别看0.017%只是小数目,过去使用多年的“快易通”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准确度可是达到百分百,在这个层面来说,现时的缴费系统较前还要落后。更不必说,内地的技术已做到单凭车牌号码,已足以识别往来车辆,做到精准收费,没有失误,根本不需要像香港“易通行”那样,要车主将缴费贴贴于车辆挡风玻璃上,事后还要不断闹出难以辨识、胡乱收费的争拗,堪称低能。
每有同类投诉,运输署言必称不涉系统问题,反指是车主张贴缴费贴时出错,或车辆的车牌号码不清晰未能辨识,改用人手核对偶有出错。今次《东呼即应》向署方查询,结果又是获同一套说词回覆,只是署方承认热线员工未有正确回应,服务商已安排取消收费,摆明跌落地揦番拃沙。
说来已见怪不怪,由“康体通”到“电子选民登记册”再到“监考易”,当局每推出一次所谓的创科系统,便多一次冧机死机丑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冧机已成常态,不冧机才是新闻。一节见则百节知,早前公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数报告显示,香港排名由去年的第19位滑落至第20位,落后于新加坡、台北及上海,正是港府对创科一知半解、推动不力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