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诺贝尔和平奖的争议-戴庆成 学研社召集人

2024年10月18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诺贝尔奖委员会将今年的和平奖,颁给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以表彰该组织长期争取无核武世界的不懈努力,很多中国人大惑不解甚至不满。不过,撇除政治立场不说,这个日本原子弹幸存者活动团体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虽然有消极一面,亦有积极的意义。
日本在1945年败局已定的时候,依然顽固地在冲绳等地展开自杀式抵抗,导致盟军士兵伤亡惨重。美国为了早日实现和平,向日本广岛及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大量日本人死伤,成功迫使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当年被轰炸的日本平民百姓固然无辜,但千千万万被日军屠杀的亚洲人更加无辜,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然而,当年的两枚原子弹亦令日本国内在二战后对战争的反省出现问题。很多日本人自小对战争的记忆只有一个关键词──广岛,认为他们才是战争的受害者,仿佛除了原爆以外就没有其他战争。在此情况下,日本社会一直无法就二战历史有真正的认识,亦无法像德国人那样通过悔罪得到全世界谅解。今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客观上将深化部分日本人对日本是二战受害者的认知,更不用说反省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
但在另一边厢,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就明确反对日本发展核武以及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在全力争取废核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抹杀的。
日本在二战后落实和平宪法、无核三原则和核不扩散条约,有效约束历届政府发展核武的念头。但过去数十年这三大支柱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俄乌战争爆发后,日本右翼政客屡屡要求政府反思无核化政策。今次获颁和平奖,将有更大的道德力量向提出核武装论的势力还击,这是其积极的一面。
戴庆成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