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中國崛起顛覆經濟學-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4年10月19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3位得主,主張擁有民主和法治制度的國家,才能令國民辛勤工作,企業勇於創新,繼而取得長期的經濟繁榮,讓人民生活富足。反之若當權者權力過度集中,缺乏監察制衡,只顧自身利益及剝削人民,私有財產包括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即使經濟曾起飛也不持久,並會因貧富懸殊等問題引發動亂和革命,推翻原有當權者和政治經濟制度。
有關學說某程度解釋了歐洲和北美國家的成功,以及許多非洲和南美國家的失敗,但偏偏在某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卻似乎不管用。例如自稱為民主國家或地區,但普遍被美西方認為並非民主體制的新加坡和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其經濟繁榮已持續了好一段時間,當中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更已經超越歐洲,緊追美國。反觀南韓、台灣、泰國及菲律賓等,都是在民主化前便實現了經濟起飛,在完成或加速民主化後,發展反而停滯不前甚或呈現倒退。
中國經濟增長近年持續放緩(但也好過許多歐美國家),尤其在發生內房爆雷之後,部分美西方學者提出的「中國崩潰論」或「中國見頂論」又再受到吹捧。但到底中國經濟所面對的問題,有多少是涉及其政治與法律制度,有多少其實是源於美西方的制裁打壓呢?部分人更認為,所謂的「中國式現代化」,可能比某些社會主義歐陸國家更貼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如同許多宏觀經濟學理論,民主制度與經濟繁榮的因果關係,很難被驗證和複製,因為當中存在許多因國家而異和偶發性的變數,例如歷史文化、天然資源、地理與地緣政治環境、別國的侵略和打壓等。3人的論說可能僅屬一廂情願,3人今次獲獎亦很可能只是美西方的政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