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北上买餸也成风 留港消费一场空

2024年11月13日 00:03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港人北上消费不止早成潮流,而且已成习惯,现在连“今晚食乜餸”也是从内地买回港解决。数字显示,今年截至9月,市民携带生肉或蛋类等食物入境而被检控的数字有1,595宗,较去年全年1,117宗大幅上升。港人连买餸也不愿留港消费,港府一味叫商界懂变求变,究竟应如何改变才有出路?
北区区议会昨日讨论港人非法携带生肉或蛋类等食物入境的问题,食环署指出,今年截至9月的检控个案食物分类,分别是野味73宗,占5%;蛋类433宗,占27%;肉类及家禽1,089宗,占68%。有议员批评当局欠缺宣传,市民对于哪些食物可携带入境、哪些不可以不清不楚,不少人以为携带皮蛋入境并不犯法,结果却误堕法网,要求加强教育和宣传。
加强教育和宣传固是应有之义,但如此情况亦折射出,港人不单止在节假日蜂拥北上吃喝玩乐,现在就连家常便饭、一日三餐也在内地购买解决。事实上,莲塘口岸便不时见到“拖车仔”的主妇穿梭两地,车仔装满在深圳购买的餸菜,买得不亦乐乎,完全不在意是否有犯法之虞。
所谓赔本生意无人做,杀头生意有人做,只要有利可图,商家便会想出对策逃避规管,除了内地有商户提出真空处理食物以“博懵”外,亦有商户将生肉微微“汆水”煮熟,扬言带入本港并不违法,吸引港人“偷鸡”带入境内。
“汆水”并不表示肉类已彻底煮熟,尤其天气闷热更易孳生细菌病毒,何况肉类入境本港必须检疫,北上购买生肉,卫生并无保障。道理人人都懂,惟北上买餸依然蔚然成风,主要原因还是价格问题。有北上买餸的港人坦言,深圳购买生牛肉,一斤只需三十多元,但在香港购买却要一百多元。由于两地价格相差太远,以致不少市民冒着被检控的风险,一样照买可也。
一节见则百节知。除了北区的街市,生意应声插水,北上买餸亦反映深圳全方位“抢客”,香港竞争力每况愈下。与此同时,中港物流的方便程度与日俱增,内地甚至衍生出代购服务,一些人气食店的餸菜可以直送本港。
甚至乎,深圳代购服务扩展至各行各业,除了饮食业,就连毕业花束、情人节鲜花等也能直送本港,价钱相对廉宜,质素比本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须指出,最近淘宝在港大肆宣传,以“包邮”作招徕,即使足不出户,一样可以享受内地价廉物美的优势,消费者识得拣,自然知点拣。
京官日前耳提面命,指整个市场结构、消费模式都在改变,敦促各界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并要求工商界出力改革。类似说词,港府高官早已天天挂在嘴边,奈何讲了老半天,各行各业依然未知怎么变。很明显,成本高昂、价格昂贵已成本港消费市道“死症”,也是无法超越内地的一个坎。当港人最爱的“食买玩”也拒绝留在本地消费,工商界即使再有积极求变的决心,恐怕都是巧妇难为无米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