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发展道路-陈文鸿 研究院院长

2024年12月26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中国以本身的历史经验在国际上宣扬,每个国家都可依国情建自己的发展道路,既肯定中国本身的成功,亦同时批判于中国之内和国际上通行的全盘西化,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美国化。这在中国的上百年革命历程中,有着深刻的教训。
中国与西方的抗争便不止于经济、军事,而是伸延到最根本的意识形态层面。国家怎样发展,发展道路涉及经济结构与政治体制,根本在于利益的分配,这已不是市场观念的经济范畴,或管理体制,而是政治经济学。首先要问利益和资源谁属,怎样分配、怎样再投资。提出发展道路的问题,便超越美国式专业化经济学的人为设限,而是更重要的问,谁在主导经济的生产、分配与发展。
国际上能够把经济成功经验转化为发展道路主张,只有中国,苏联已成反面例子。但是,中国并不像欧美帝国主义,宣传一套于其有利的发展道路,表面上是学习欧美历史经验,实则把其中的剥削、压迫、战争因素去除,留下的是欧美企业与国家在政治与军事霸权底下的营运方法和发展道路。
真的要学欧美发展经济,便首要仿效其武力压迫与经济剥削相结合的做法,例如把欧美殖民化,用奴隶制或强迫劳动力制造原始资本积累和长期的企业暴利。此举欧美不会容许,其他国家也不应仿效,因其极度的反人类性质。
中国身体力行地提倡的,不是如欧美要求别国仿效,而是主张打破固有思维。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发展条件、时机与目标,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符合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多元化,从多元中更可替世界增添创新机会。
不过,走自身的发展道路,不能成为政治借口来掩饰不合理的政策、结构与体制。发展的目的是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包容便是社会主义的公平公义,不是让少数人富起来,而是从开始追求共同富裕。可持续性是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富裕,而是不会过度消耗破坏自然条件,包括与自然协调的文化体系。因此,美国暴发户式的消费主义,单为利润率和规模追求的数量扩张都应被扬弃。
中国的发展道路便不是要如美国一类的奢华性的、高消耗经济与社会,也不是美国式的GDP主义、金融化,而是中国与东方社会主张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