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净化河道驳错喉 低级错误污水流
2025年01月03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耗资13.42亿元、历时近4年的“活化翠屏河”主体工程,好不容易在去年底完工,港府亦隆而重之举行开幕仪式,扬言活化后的翠屏河排洪能力大大提升,且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之效。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开幕不足一个月,河道水面已泛起油光,河床植物枯萎。当局承认观塘区内曾有16条雨水渠驳错喉,至今执修了15条,仍有一条尚待纠正。
规划和施工经年的活化工程,甫完工即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驳错喉最是令人难以置信,堪称低级错误。究竟驳错喉是否早就存在,动工之初有没有发现问题,为何至今仍有一条喉尚待修正,当局语焉不详。见微知著,本港大小基建无一不是错漏百出,延误超支属家常便饭,基建质素每况愈下,已到了令人不忍直视的地步。活化一条短短的明渠也耗费十多亿元,绝对价值不菲,除了反映基建成本惊人,亦证明价钱与质素不成正比。部门有没有尽责监督,可思过半矣。
当然,基建有问题不奇怪,没有问题才是奇怪,这已成为香港日常。别说地区工程遭轻视,即使是国家级或十大基建也是乱象丛生。由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到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再到千亿沙中綫,有哪一项不是状况百出?高官甚至看报道才知出事,返工如在梦中,难怪香港竞争力一落千丈。
说回今次活化翠屏河工程,当局美其名曰,旨在令过去的明渠变身为市区中的河道绿洲,但根据往绩,基建工程实在令人没有信心,由街坊到议员都不抱期望。果不其然,现在连河道植物也疑因水质太差而枯萎,净化水质云乎哉?事实上,该条明渠向以“脏臭乱”著称,更因为渠道经常淤塞,一遇大雨即水浸,令居民苦不堪言。前年“500年一遇”的黑雨,便将翠屏河上游地盘全部淹没,旁边的翠屏道及观塘道一带亦成泽国。如今当局又承认多达16条雨水渠驳错喉,污水垃圾流入明渠,难怪过去常常“塞到爆”。
正如区议员指出,翠屏河汇集山上溪流和雨水,难免渗杂沙泥,惟水面泛起油污则“比较奇怪”,当局须查找污染源头在哪里。又指落成后的翠屏河与当初设想有距离,特别是河床的水生植物呈枯黄状态,到底是翠屏河咸淡水交集的关系,还是植物品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交代。一言以蔽之,规划求其,施工求其,连美化河道栽种植物都求求其其。特别是今年尚未遇大雨考验,最怕排洪能力并非当局吹嘘般强劲。
再看南韩首尔清溪川,当初为了发展经济,1960年代整条清溪川曾被覆盖为暗渠,水质因废水排放而变得恶劣,1968年更在清溪川上兴建高架道路,乌烟瘴气。但2003年起,首尔当局推动修复工程,不仅将高架道路拆除,又重新挖掘河道,为河流重新美化、灌水及种植植物,并兴建多条特色桥梁横跨河道,如今不仅水质清澈,成为市内旅游景点,更是当代环保工程的典范。别人做得到,港府做不到,不是人的问题是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