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綠色政治-陳文鴻 研究院院長
2025年01月08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西方國家與國際機構推動的「綠色協議」(Green Deal)是針對氣候暖化,要求停止化石能源,改用清潔能源。表面上是科學和社會價值的取捨,實際上都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團的鬥爭。
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是新興產業,因政府的綠色協議而生,可直逼經濟裏佔了壟斷地位的化石能源集團,本身便代表一場產業革命。特別是因化石能源是一整個系列的工業生產和技術的基礎,轉變為清潔能源,便等於把規模龐大的傳統經濟去工業化。與此同時,清潔能源帶來的新產業和新的工業化,涉及的政治經濟社會利益巨大,屬革命性轉變,必然引致政治權力的更替或革命。能源價格是社會經濟價格基礎,清潔能源作為新產業、新技術,初始經濟成本高昂,不單止生產成本,整個能源輸送和轉化系統,要求從新的各個配套方面投資,涉及龐大投資,不是中小企業所能支付,傳統能源的壟斷資本亦介入清潔能源的投資,且佔有優勢。
為了本身的轉型,各種資本借助政治力量滲入清潔能源的範疇,一是獲取政府的補貼;二是希望建立在清潔能源產業裏的市場壟斷,追求暴利。由於涉及的利益巨大,推動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的範疇,很快變成國內外資本政治爭奪的場所。
歐洲綠黨的興起,表面上是民眾選擇,背後卻有國內外資本的運作,發展至今天,不僅是傳統勢力與新興進步勢力之爭,實際變成了政治上左中右、各種議題的大混戰。綠色選擇除了堅持有限的清潔能源,由政府補助產業化(以利資本)外,提出的其他政治主張、價值觀念沙石混雜,尤其是極端化之後,變成少數群體的反社會革命鬥爭、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和包容性發展。
西方政府在發展中國家推銷綠色協議,在這些還未工業化的國家推行發達國家的產業、能源模式,實際上是要阻止這些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要求它們依附於西方控制的綠色能源系統,可稱之為能源殖民地化企圖。此所以如西非等國家在對抗新舊殖民主義的同時,反對西方推銷的綠色發展戰略。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要進入綠色經濟階段,有眾多清潔能源選擇可作為過渡,例如天然氣、核能,更為可靠和較低成本來推動當地工業化。但西方國家不贊同,背後根據的不是綠色原則,而是過渡能源的生產企業與國家不是它們的控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