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警惕人工智能重蹈大躍進-白非 政情觀察員

2025年03月13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宇樹科技「扭秧歌」機器人的熱度,席捲了今年兩會。無論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是各類報告、提案、建議,幾乎無人不談。各地紛紛出台文件,宣布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大大小小企業也跳出來,用各種炫目的新銳概念,包裝炒作,然而很多不過是「水軍」狂歡,經不起測評檢驗。
「整治內捲式競爭」也被今年兩會列為重頭戲。但又一輪「內捲」的大躍進鬧劇,以令人擔憂的速度顯現。這本非新鮮事,而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的一個頑疾。風口來時,蜂擁而上,低質重複建設,無需求下擴張;風口退去,產能過剩,屍橫遍野。光伏產業、晶片、文旅小鎮、風電設備基地、共享經濟,一輪輪熱潮,都沒有逃離「內捲」怪圈。
譬如當年從共享單車帶動的「共享熱」,共享雨傘、共享椅子、共享汽車、共享睡眠艙、共享廚房,幾乎萬物皆可共享。不少公司甚至兩三個月就倒閉。幾萬輛車堆積任憑日曬雨淋的「共享單車墳場」,令人觸目驚心。更甚者,有些「皮包公司」、「PPT戰士」,靠企劃文案來圈錢、騙取補貼。
近兩年,各類「高科技神話」成為最好的敍事範式。大小官員,開口閉口就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台上台下都是區塊鏈、元宇宙、物聯網、機器人。有些官員甚至連基本技術概念都不清楚,或掛羊頭賣狗肉。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江西省政協前副主席、撫州前市委書記肖毅,被戲稱「挖礦書記」,打着大數據、雲計算旗號,為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業務的企業,在財政補貼、擔保貸款、電子保障等方面提供幫助。該企業16萬台挖礦機每天運行,竟佔用撫州全市用電總量的十分之一。而對當地的產業發展、科技進步、創造就業等幾乎毫無貢獻,且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和電子垃圾。
此類案例的背後邏輯很清楚,官僚難抑政績驅動和GDP亢奮,於是慷國家之慨,開出各種條件招商引資,免費辦公場所、水費電費減免、創業補貼、稅收優惠等不一而足,目的是盡快出成果,為政績貼金,為升官搭台。另方面,資本燒錢砸錢,或是套取補貼,跟風進場。晶片、光伏,都留下成批「爛尾」工程;佔用大量土地建設的特色小鎮,千城一面,遊客稀少,商家撤離,淪為空蕩蕩的鬼城。倘沒有技術上的硬核創新,只有政策窪地疊加資本燒錢製造的泡沫,人工智能也會變成「人工折騰」。
實際上,無論是DeepSeek大模型、宇樹科技機器人,還是電影《哪吒2》、網遊《黑神話:悟空》,其爆紅出圈,無不是匠心打磨、厚積薄發的結果。創新最忌急功近利,往往欲速不達。反「內捲」,首先要抑制官僚的政績衝動,這是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的天敵。創新需要自由生長的土壤,而不是揠苗助長的蠻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