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歐洲擴軍 美國發財-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5年03月14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歐盟通過了由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倡議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以應對特朗普決意離棄歐洲,繞過北約,直接跟俄羅斯修好和落實俄烏停火的轉變。方法是透過放寬公私營貸款,讓各國加大軍事開支和軍工投資。此舉是否真的讓歐洲脫離美國的威脅和操控,達致在軍事及外交上自立自強,足以獨自應對來自俄國以至中國的安全威脅?先不談歐洲多國本身已面對嚴重財赤,債台高築,再加大借款隨時會引發新一輪債務危機。最近有歐洲智庫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自俄烏戰事爆發後,歐洲整體大大增加了武器進口,當中約六成正是來自美國,讓後者大發戰爭財。
這正是特朗普夠膽要求美國國防部大削開支,以至呼籲中俄一同大幅裁軍的陽謀與「底氣」。因為他深知美國從歐洲「退場」後,歐洲即使賒賒借借也要加大自身的軍費開支,當中不少款項最終也會流入美國軍火商的口袋,某程度可補償美國政府削減開支所造成的損失。
曾幾何時,英國、法國的戰機、戰艦,德國的坦克、槍械也相當有名,受到許多第三世界及二線歐洲國家歡迎。但自從冷戰結束,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下,歐洲自身的軍工產業與科技發展,已被美國、普京當權後的俄羅斯,以至近年的中國所趕上、超越。澳洲早前就不惜影響與法國的關係,放棄購買已過時的法國製柴油動力軍艦,改為向美國訂購更先進的核動力潛艇。
俄烏戰事已證明,傳統的坦克、戰機和戰艦武器已過氣,導彈、無人機和電子戰才是致勝關鍵,這些都不是歐洲的強項。歐洲想重振軍工科技和生產,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和金錢。但如果不向美國採購,難道要向「敵人」俄國或中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