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搞出人命照轻纵 工程乱象不堪闻

2025年03月25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香港由大型基建到小型工程皆乱象不绝,早就不是新闻。本港法庭日前就一宗“搞出人命”的楼宇清拆平台搭建物案件作出处罚,涉事的前注册小型工程承建商、获授权签署人、承办商、分判商及建筑工人等,全部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中甚至涉及造假。惟当局仅以违反《建筑物条例》究责,合共罚款只有13.7万元,再次令人慨叹,人命何价!
2023年2月,旺角一幢楼宇清拆平台搭建物时发生高空堕物夺命意外,途经的63岁妇人遭堕下的长铁枝插中头部惨死。调查发现,工程进行前,曾有一名注册小型工程承建商及其获授权签署人,向屋宇署呈交有关的小型工程文件,确认订明图则及详图是由其获授权签署人制备及签署。讵料惨剧发生后,该承建商始承认并无实际参与工程,并不知悉细节,亦无制备订明图则、详图以及提供监督等。
更令人吃惊的是,实际负责有关清拆工程的承办商,根本不是注册承建商,亦即是无牌;另外,由承办商到分判商再到建筑工人,皆未有提供足够预防措施,清拆工程是以不安全或危险的方式进行,涉违反《建筑物条例》,同时被认定为导致女途人死亡的主因。
今次涉及的虽然只是小型工程,但任何工程都存在风险,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和安全措施,事实却是有人出卖专业、有人无牌开工、有人弄虚作假、有人蒙混过关,当中甚至涉及伪造文件。问题这么多,性质这么恶劣,结果祸及无辜夺去人命,说是合谋杀人也绝不为过。然而,当局仅以《建筑物条例》检控,法庭对这类案件亦惯性轻判,完全不痛不痒,反映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究竟是法律不完善的问题,还是官老爷不重视人命的问题,怎能不令人反思?
事实上,法庭轻判已成常态,还见于其他职安健案件。例如新修订的《职安健条例》在2023年通过,最高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但本报做过统计,修例后有逾3,500宗工业意外遭检控,平均罚款只有约8,311元,比修例前的平均罚款仅提升369元。难怪承建商个个心存侥幸,丝毫不将人命安全放在眼内。
至于本港专业人士堕落塞责更非个别事件。可以断言,本案的注册小型工程承建商求其签个字便算,固然荒天下之大谬,但肯定只是冰山一角,甚至可能是业界惯常做法。试想想,每天都有大量工程动工,大型地盘尚且事故不断,小型工程会否人人也守规矩也就可想而知。屋宇署监管儿戏,现行制度无法杜绝乱象,已是彰彰明甚。
当然,今时今日的香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会发生。君不见,连当红偶像团体的演唱会,也会发生史无前例的堕屏伤人意外,香港每天究竟还有多少拿人命较飞的工程正在进行,想一想也叫人不寒而栗。市民连行街也要担心“中头奖”,香港沦为危城,还谈何旅游盛事之都?正所谓,天灾难避,人祸可免,当局是否有必要修例提高罚则,法庭是否必须正视并予以严惩,已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