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昨日谈到立法会的“骑劫”议案风波,大意指有议员透过提出修正案,将另一议员的原议案立场正反颠倒、本末倒置,或是将内容及措词改至面目全非,以至据为己有。其实类似的政治骑劫行为,在香港立法会由来已久,尤其在过往反对派与建制派针锋相对的年代。只是立法会选举制度和运作近年经过完善化、和谐化之后,政治争拗与议会骂战大减,才令致这场小风波变成大新闻。
过往骑劫他人议案多为反对派议员,包括一年一度的致谢议案,原意是就特首向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致谢,顺便让不同党派议员就报告内容各抒己见,弹赞皆可。不想向特首致谢或不满施政报告内容的,也完全有自由投反对票。但反对派却喜欢提出这样那样的修正案,包括争取全民退休保障、落实双普选,以至要求某位高官下台等,将辩论及舆论焦点转移,以争取曝光率及其他个人政治利益。
但别以为只有反对派会进行这类政治骑劫,建制派也不时会这样做。最经典是当年有位同志议员,提出“研究制订让同志缔结伴侣关系的政策”议案。有关议题不论在当时或今天都极具争议,引起“反同”议员批评、咒骂和投下反对票是意料中事。问题是某位建制派议员却选择提出修正案,将议案内容变成“维护‘一男一女’及‘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完全是拦途截劫,倒转来讲。
今届立法会已没有反对派,全属“爱国者”,但是政治骑劫仍禁之不绝。建制派的行劫者更往往会“摆阿爷上枱”,在修正案引用大堆中央政府指示或领导人讲话,然后再搭上自己的“抽水”诉求,狐假虎威令其他议员不敢不投赞成票。叫议员互相尊重,恪守议事伦理,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