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香港步入高速老化时代,高龄楼宇不断增加,埋下安全隐患。有逾30年楼龄的西湾河耀东邨,其中一幢大厦昨日有石屎从天而降,击伤当区区议员,当场浴血,幸无生命危险,令人抹一把冷汗。一叶知秋,近年大厦冧石屎事件层出不穷,反映楼宇老化又欠缺保养,私人的如是,房署的也如是,继续置之不理,随时搞出人命。
发生冧石屎的是耀华楼,区议员吴清清在邨内设有办事处,当时正与同事将办公室物品搬至大厦对开空地进行整理,未料天降横祸,竟然中了“头奖”。执法人员封锁现场并检走剥落石屎碎片,初步怀疑石屎由低层位置外墙塌下,案件列作“高空堕物─有人受伤”,暂未有人被捕。
今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近年大厦冧石屎时有发生,不管是大厦外墙还是单位天花,一样照冧可也,未至于酿成严重伤亡只是幸运。以本港大厦老化速度之快,危楼处处,步步惊心,下次未必这么好彩。事实上,目前全港楼龄达30年至60年或以上的楼宇,总数超过2.7万幢,楼龄70年或以上的旧楼,更占了1,100幢,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如何排除安全隐患,做好大厦保养及维修,已成为政府必须全速处理的问题。
可以看见,香港曾在2023年频繁发生石屎倒塌事故,甚至短短半个月内便有9宗,非常惊人。当中不少出事楼宇,在屋宇署发出维修令多年后依然没有遵办,署方也没有监管,因而受到外界猛烈批评。屋宇署不得不对30幢“较紧急”旧楼代办维修工程,过后再向业主追收费用和附加费,但这显然只能应付眼前之急,未能根绝问题。
例如数日前大角咀道中英楼一个单位,天花石屎突然大幅剥落,女住户头部及手部受伤;之后,九龙塘一唐楼单位又有同类事故发生,击伤一名男童。由此可见,当局除了要加强监督大厦外墙维修,对旧楼单位内笼亦应监管,要求业主强制验楼。否则旧楼单位天花塌下不特止,甚至危及整幢楼宇结构安全。当然,有时候不是业主不想维修,而是自马头围道唐楼倒塌惨剧发生后,不少承建商都不敢接手旧楼维修,令业主忧心忡忡,屋宇署理应予以协助。
至于今次耀华楼冧石屎,房屋署更是责无旁贷。对比一些更旧的屋邨,逾30年楼龄的耀东邨其实未算太旧,竟然也沦为危楼,其日常维修保养有多儿戏,可思过半。特别是屋邨多老人小孩,一旦砸中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底,小修小补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正如本报多次指出,香港不止人口老化,整个城市也进入老化年代,政府必须大刀阔斧加快社区重建,不能一味零敲碎打,头痛医头,同时也不能指望市建局单打独斗。很可惜,本港房屋问题千头万绪,社区重建需要非常大的魄力和资金,非政府现时首务。当公屋起极也供不应求,加上地产市道低迷,政府只能舍难取易,眼睁睁任由危楼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