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特朗普的关税战针对中国,用的是大包围、大堵截的战略,把中国与欧盟、日本、南韩分开,迫使它们同样用关税打击与华贸易。另一个是直接打压中国主要的周边国家,主要针对东盟,重击作为中国加工生产基地的越南、泰国、柬埔寨与老挝,威吓印尼,削弱中国的海外羽翼,也示范谁协助中国,美国便会施以沉重打击,这是特朗普提出的二级关税的制裁。对中国,二级关税只是恐吓,不敢即时推行,暂不会阻碍与华贸易;但威胁存在,对小国的威胁作用会大,也可以像滚雪球那样成连锁效应,抑压中国外贸的发展。
中国的反击不可能采同样的二级关税,基本上这是不公。若中国依样施行,伤不了美国,却打击中国的贸易信誉,得不偿失。况且美国出口集中,不像中国那样广及大多数国家。
中国周边国家人口不少,规模相当,有利中国加工生产、投资和贸易扩展,其中东盟已成中国最大外贸对手,超越欧美,发展馀地也大。中国一直重视东盟,但过往政策还是西方的一套,集中于政策的便利化和部分鼓励。虽有加工生产基地之设,仍是依过往国内特区的做法,市场主导,政府政策配合,没有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来带引别国的海外投资。像把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还是企业主导,与当地的经济缺乏生产链的整合,属飞地经济,生产链依赖在中国内地的工业基础。这样的模式有利产业迅速转移,但难以在当地生根发展,生产链在当地并不牢固,当外来联结受阻的话,下游加工工业难以维生。中国在东盟的投资,企业利润主导,多采这个形式,美国的关税政策正是针对跨境的生产链入手,来切断链内连结。
刚刚北京召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亲诚惠容”的新周边外交理念,正是要弥补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不足。这个理念来自经济,但涉及政治,因此是外交性质。中国跨境经贸投资政策均属此范畴,目的是稳住周边国家,一是经济,二是经济为基础的政治,三是外交。三者连线,政府统筹主导,再不是单讲经济,放任企业在当地发展。这样的理念政策转变,首先用在东盟,日后应扩及中亚、南亚以及东北亚,形成中国为核心、周边国家为合作发展的缓冲区。中国不再单着眼于内地,而是加强连接周边国家,有这样的体系,中国更易与美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