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評:亂世全球搶黃金 貨幣危機失信心
2025年04月15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黃金價格迭創新高,今年以來累升逾兩成,明顯跑贏股、債及主要貨幣。全球貿易戰下,大國博弈轉趨激烈,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亂世買黃金,固然推升黃金需求;美國亂揮關稅大棒,打擊美國以至全球經濟,美國股、匯、債三殺後,美元秩序陷入重構,一場圍繞美元的貨幣危機正醞釀,亦加速避險資金流入黃金市場。
美國特朗普政府本月初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引發美股、美元及美債大幅殺落,故對等關稅生效後不到一日,白宮就宣布除中國外其他國家暫緩執行90天,手法兒戲。事實上,不計對等關稅,單是美國向全部國家徵收10%基礎關稅,已令全球經貿吃不消,更何況對等關稅只是暫緩生效,各地似乎對與美國談判出有利貿易協議的信心都不大,經濟受壓是大概率的事。
美國企業也被白宮五時花六時變的關稅政策弄得無所適從,只有減少投資;美國打工仔憂慮工作,在失業前主動積殼防飢,抑壓消費意欲,未來一季美國經濟急速放緩的風險大增,加上關稅效應將令進口物價急升,滯脹風險凸顯。美國10年期債息急飆,美元大插水,盡顯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全球大債仔債務如山,本來就是世界經濟一大隱憂,如今白宮的對外政策更火燒美國金融體系,美國發債能力一旦受損,天量債務導致財政不可持續的風險將更凸顯,後果難以想像。作為全球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信心動搖,能避險的選項可謂不多,黃金價格持續破頂,說明無論是各地中央銀行,抑或企業與投資者,都選擇黃金作為多元投資的避險選擇。
貨幣信心動搖下,黃金是絕對貨幣對沖工具。在這背景下,香港擬建黃金倉儲設施,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並擬將實體黃金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推動黃金代幣化,從金融產業角度看具戰略意義。說到底,在中美博弈、全球貿易戰等衝擊下,全球去美元化的洪流將持續推演,黃金未來在金融產業與投資角度,都有重要地位。
畢竟中國今年3月底止的黃金儲備已達7,370萬安士,有祖國力挺,香港要開拓這門大宗商品業務,有望事半功倍。更何況近日連德國都考慮將撤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以避免在美國孤立主義和關稅風暴下,兩國關係一旦生變,美國一個金融制裁變相「充公」在美資產,到時「喊都無謂」。這也說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建立黃金倉儲,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是順應時勢開拓「財路」之舉。
所謂「時勢做英雄」,投資亦然。正正由於如今黃金投資更多是從迴避傳統貨幣及地緣政治風險的角度出發,故亦難以揣測合理值。本來大家期待中美能達成貿易協議,緩減兩強矛盾,但觀特朗普政府亂揮關稅大棒,雙方談判難度大增,反得為中美脫鈎斷鏈、全球貿易收縮、經濟衰退、通脹飆升,金融市場極端動盪等風險作最壞打算。在這背景下,黃金投資已進入新時代,配合數碼化發展,將迎來不一樣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