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爆骂战无助扶贫 逞口舌穷人更惨

2025年04月15日 00:0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本港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港府又连年财赤高企,开源无方,节流只见向各项民生福利、医疗教育、税务宽免削减,可以想见,基层市民怎可能不捉襟见肘,生活益加困难?政府自2021年起未有再公布贫穷线,改为“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劏房户、单亲户或长者户。有议员昨日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精准扶贫愈做愈退步”,重申贫穷线指标重要,有政策意义。然而,高官却驳斥议员只会提出“口号式讲法”,对此“完全不同意”,强调政府现时政策行动为本、比以往进步。
贫穷的原因复杂而环环相扣,譬如政府的政策是否宏观,能否帮助年轻人向上流,老有所养,不至于耄耋之年仍要在街头执纸皮等。官方的贫穷线曾被批评忽略了市民实际生活需要及开支,众多有需要的市民仍然无法得到支援,像“以老护老”便经常酿出悲剧。议员和高官为“精准扶贫”爆骂战,双方各执一词,沦为意气之争而贫穷不会就此消失。议员举例,虽然举办“长者千岁宴”让长者食餐饭,“但食完餐饭我可唔可以结论,佢已经扶贫咗啦”,直言没有直接关系。
议员指现时未能看见政府策略目标,现时很多群体都有贫穷现象,扶贫工作进入“雾霾”局面。高官批评以往外界“成日挂在口边”说要有贫穷线,但是贫穷是指只是相对收入比较。议员指吃餐“长者千岁宴”,长者无疑开心,却并非吃饭后就可结论为“已扶贫”;有社区客厅,又是否说劏房户已经可以离开贫穷?议员的话,明显针对政府一味强调“有明显进步”。高官强调预计今年底前会于太子、深水埗和马头角开设社区客厅,届时全港共有9间社区客厅;高官并预告劏房户较多的尖沙咀区也有望有社区客厅。议员反问:“量度一个人是否健康,只看BMI(身体质量指数),不看其他东西,只要BMI合格便可?”政府的精准扶贫,其拟议大纲,据悉主要的民生政策是要发挥“造血赋能”和“兜底保障”作用,及在扶贫、脱贫、防贫方面的效益。
政府向来讲就天下无敌,可惜做起来常予人有心无力,甚至雷大雨小的感觉。譬如扶助来自弱势社群家庭中学生的共创明“Teen”计划,截至今年2月底,第3期计划共取录4,000名学员及3,600多名友师,计划亦获得支持企业和机构提供超过500项团体活动,可容纳约2.6万参与人次。不过计划成效仍然多争议,有认为计划僧多粥少,且一年期太短,指前期填表、参加简介会到第一次见学童,活动已只剩下9个月,部分活动又相隔太久,实际感觉急赶,有“跑数”压力。又指友师都有自己工作,计划安排沦为“口号式show”;甚至友师叹有学生“以结果为目标”,纯粹“为咗一万蚊参与”,这难免与官方所形容学生“有不少进步、性格变得更积极开朗”背道而驰。
事实上,爆骂战无助于事,如今经济差,扶贫未见成效,亦是事实。政府切勿得把口,理应审度时宜去解决市民贫穷之源,若不做实事,但知口舌逞强,财赤下更一味向基层福利“开刀”,精准扶贫恐沦为虚幻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