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中美在商谈贸易协议上,貌不合、神离!显然双方并不积极踏出第一步,只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肯“埋枱讲数”,届时各自开天索价,讨价还价可能是一个漫长过程。中美贸谈前景不明,中国要刺激内部需求,仍有充裕工具,实际上也早有准备应付商品供应链断裂等问题,反观美国面临滞胀风险急升,美元信用动摇,且“债弹”当前,若美国资本市场崩盘,美元资产面临全面重估风险甚大。投资者得在暴风到临前,及早调配资产分散美元风险,保障财产安全。
事实上,中国如今已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货币尚未完全开放自由兑换,未完全掌握资产定价权。在美国货币政策主导全球经贸之下,得仰美元霸权鼻息。如今美国要改变贸易逆差国的状况,要重建新的工业体系,依照这数十年中美的贸易关系,此举显然是对中国不利,思变求存就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的货币——人民币要依附美元支付结算系统、高端晶片及设备等科技要依靠美国供应、技术制式要美国及其盟国许可,金融也得华尔街认同,各方面受美元霸权主导的框架限制,中国要构建所谓的“双循环”发展模式,难如登天。设法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摆脱美元体系掣肘,始能保障国家安全、经济与技术创新才有自主发展的权利。
中美既已互视为敌人,矛盾愈大,共同利益愈少,只有务求尽量维持不打实战下,各自精彩,这是较乐观的假设,但现实是美国必会用尽所有方法将中国压下去,以保独霸地位。
只是,今次美霸未必能如愿。美国政府财政危机正逼近,特朗普主政百多日毫无建树,却动摇了市场对美元信用的信心,加速这场危机的推演。过去,每次金融危机,美元都凭着全球避险货币地位,乘乱收割全球。可如今特朗普“败家”在先,若美国爆发主权信用危机,中国手持逾7,800亿美元美国国债固然在危,而全球供应链、金融市场也将陷入崩溃状态,今次是否再是“世界愈乱、美元愈强”,不无变数。今年以来,没有利息回报的黄金,吸引避险资金涌入,价格曾涨逾三成,美元明显转弱,是对美元投下不信任票的最好反映。
如今,美国经济衰退机会甚大,联储局在抗衰退与抗通胀上难以抉择,一旦滞胀临门,明年中期选举前,美国政局势必乱上加乱。这些年美元资产超高估值,未来将难敌“地心吸力”,全面重估的压力或引爆债弹,令美元信用体系与全球资本流动同时断裂。全球得思考,未来世界的货币、供应链、资源体系将何去何从。如何减少受美元信用风险链拖累,财富不被美元霸权卷走,非单只是中国,而是全球非美经济体、企业与个人皆面对的问题。
要探讨出新货币体系,美国的阻力必大,非美元体系是否齐心就成关键。理论上,欧洲与中国本身的经济各有弱点,但两者均有相对成熟的条件,成为非美体系以外新货币体系的核心。就如“打大佬”一样,多点齐齐发动攻击,总好过单打独斗,中、欧能否放下歧见,共同应对这个历史任务,即管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