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龍獅文化

202102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客戶提供)
【特約報道】香港蘊藏各式世代相傳意涵豐富的文化精粹,有些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的社區和群體中具有獨特及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香港郵政挑選當中舞獅、舞貔貅、舞麒麟、舞龍及大坑舞火龍這5項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龍獅文化」為題發行一套四枚郵票及兩款郵票小型張。郵品設計以筆觸生動的插畫,活現本地風土人情的魅力,藉此加深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讓這些香港文化瑰寶得以傳承下去。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各方面: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4年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包含的項目共480個。其後,政府於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具高文化價值的項目,其中10項更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政府對非遺項目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視,致力以不同的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此外,政府更於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透過教育及推廣活動,積極推動社區參與。
舞獅
舞獅常見於節日、神誕、婚嫁、慶典等不同場合以助興,至今更成為國際性的康體活動,是集武術及舞蹈於一身的表演藝術。舞獅分為南北兩派,而香港以流行於廣東的南獅為主,早期多以黃、紅、黑為主色,代表三國時代「劉關張」三位英雄人物。郵票上展示的黃獅代表劉備,又稱「瑞獅」,並以「佛鶴裝」造型亮相。
舞貔貅
貔貅為民間傳說中招財辟邪、開運鎮宅的瑞獸,有些地方群體會以舞貔貅來慶祝神誕或節慶。貔貅的外形象客家人使用的筲箕蓋,因此又名「蓋仔獅」。平常的場合貔貅多以紅面為主,造型威猛獨特。有別於舞獅,貔貅的眼睛不動,只能靠舞法的轉動、搖晃,步伐等表達情緒。貔貅動作靈巧,配合鼓樂下同時表現威武和霸氣,風格剛柔相濟。
舞麒麟
郵票上展示的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獲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麒麟集龍頭、鹿身、馬蹄、牛尾於一身,身披五彩鱗甲,為傳說中的瑞獸,寓意為可保人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早期的舞麒麟集強身健體、閒暇娛樂、保衞家園及宗教儀式於一身。時至今日,舞麒麟依然是傳統儀式重要的一環,以團結鄉落及維繫村民,亦是建構客家群體認同的傳統活動。
舞龍
龍是傳說中的靈獸,是中國社會的崇拜對象和文化圖騰,象徵平安吉祥。舞龍為新界不少宗族及鄉村組織於傳統節慶中不可或缺的活動,現今更是一項國際性的節慶表演活動,增添氣氛之餘更為市民帶來祝福。舞龍者以竹竿支撐龍頭、龍尾及龍身,隨音樂節奏舞動。郵票上呈現的金龍體形龐大,由其中一位成員負責揮動「龍珠」棍,帶領金龍前進和舞動。
中秋節—大坑舞火龍
相傳於1880年大坑曾發生瘟疫,村民紮作一條插滿香支的火龍,在中秋前後共3個晚上舞動着火龍繞村遊行,並沿途燃放爆竹,以驅除瘟疫。自此,村民為保合境平安,每年都進行舞火龍活動,至今已140多年,成為香港享負盛名的傳統活動,吸引不少海外遊客觀賞,更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0及$20郵票小型張分別展示不同角度的舞火龍盛況,讓大家恍如置身其中。
有關這套特別郵票及相關郵品的詳情,可到郵票策劃及拓展處網頁 https://stamps.hongkongpost.hk 或香港郵政流動應用程式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