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買樓】買樓要買「細價樓」?英國投資Tips你要知

202111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無論為移民,還是為投資,在英國買樓,早已深獲香港人關注。隔山買牛,從來不易,買前最好先聽「過來人」實戰經驗。今次Sakura Global特約「移民旅遊」就請來有多年投資英國物業經驗的英國回流港人Paul Sir,及Sakura Global 市場分析及研究部主管李明輝(Samson Lee)先生,為我們分享英國買樓心得:
化整為零.分散風險
Paul Sir在英國投資物業已久,他對有興趣到英國買樓的朋友有這樣的建議:「各類英國物業都應該要有一些,不要只買1個地方1種物業,而我亦較喜歡買『細價樓』,因為1間貴價樓,就當它價值HK$500萬吧,在細價樓市場其實已可買到5間價值HK$100萬的樓,投資5間HK$100萬的樓,是比投資1間HK$500萬的樓好很多,因為如果你買錯,1間錯你便全錯,若然買5間,全錯機會便不大。」
Paul Sir亦解釋,有5間樓,你便有5處地方來收租,假如只買1間價值HK$500萬的樓,萬一租客走了,或不幸遇上租霸,你便完全沒了收入;租客走了,亦要等上一些時間才能有新租客,在等待期間你完全沒有租金。
鎮市中心.供不應求  
英國那麼大,最值錢的樓都在大城市,投資是否也要買大城市的物業?Paul Sir這樣分分析:「在倫敦或曼徹斯特等大城市的物業,已經升了很多,現在已很難找到細價樓。但在英國中部地方,卻仍有很多樓盤很便宜,而且是在市中心,租住這類物業的需求很大,幾乎是必定可租出,甚至未建成已可租出。」另外還有一大優點,是這些小鎮地方的物業供應很少,不會有很多高層建築,就是鎮的市中心都全是2至3層建築,住屋供應量已固定,卻因為很多人要來鎮中上班,故需求非常大。Paul Sir:「這類投資是最好的,因為當租金升,樓宇價值亦會升,租金回報率會愈拉愈高,樓宇價值亦會跟着升。」
舊廈翻新.細價質高
除了物業位置要懂選擇,英國物業種類那麼多,又該選那一種物業來投資?又在那裏找細價樓?Paul Sir:「在我個人定義上,細價樓是在HK$150萬以下,很多人不知道英國的細價樓,其實可以很便宜的,而且細價樓也有很多種,例如有一種它們並不在倫敦或曼徹斯特這些已升了價的大城市中,而是在一些小鎮市中心的樓宇,它們前身可能是公寓店、法院、商業或政府大樓的翻新住宅,這類大廈質素很高, 因為它本身在市中心,而且是有特色的建築物,英國樓建築恆久耐用,並不會像香港樓會腐爛倒塌,加上外形古典漂亮,價錢亦只售港幣百多萬。」
投資排屋.格外小心
Paul Sir話還有另一種細價樓,便是典型的排屋(Terraced House),它們通常離市中心稍遠,有2房及前後園,被俗稱「屋仔」,那些樓很多都只賣HK$70萬至HK$80萬,或HK$110萬至HK$120萬價錢,在在曼徹斯特、利物浦離市中心稍遠地方,也有這些排屋選擇,不過Paul Sir 就有以下忠告:「買這些樓是可以,但一定要小心些,因你不熟悉這地區,它不在真正的市中心。英國有些區是很惡劣的,可以像地獄一樣,你是不知道的。」
另外Paul Sir還提醒,買這些樓如果屋內有東西爛掉了,你便要找英國當地裝修師傅修葺,但你很難知道收費是否公平,還要找當地中介幫你出租,所以如你英文不太好,又沒有太多渠道,最好少選這些樓;但如果你有當地認識的人,買間便宜的排屋再裝修漂亮它,利潤也會很高,也會是個好投資。
大城新廈.供應不斷
英國地方大,平靚正大屋全國都有,但投資卻必買市中心,猶其是英國小鎮市中心,Paul Sir這樣解釋:「買市中心樓便怎也不會錯,因為鎮就在這裏,當地人要上班就會到鎮上住,最大需求就是上班。英國大概有3,500萬工作人口,如果當中有20%人要租樓都有700萬人,而英國出租的私人樓大概有500萬個,換言之『需求』比『供應』多了200萬人,要租樓的人真的有很多,所以放租很容易,如果在市中心就更容易。」
但如果你選擇買倫敦或曼徹斯特等大城市的樓,卻有另一問題,就是短時間內未必能租出,因為供應很大。「大城市不斷在新建高樓大廈,單位要租出可能要等,當你要等,可能12個月中你只租出了8至9個月,有3個月在等,全年的租金回報便沒你想像中高。」
二手市場.鬥價搶盤
說了那麼多投資英國樓心得,當中涉及很多英國二手樓,買英國二手樓有沒有甚麼要特別注意?Sakura Global的李明輝(Samson Lee)給我們有以下提醒:「現在英國二手樓市場比較熾熱,舉例說業主如叫價£15萬(約HK$156萬),但如果有多過1位買家想買這物業,業主都會揀誰出價較高,而現在很普遍是買1個單位,很多時要出價多£2千至£1萬(約HK$2.1萬至HK$10萬)不等,部分甚至要出價多£2萬至£3萬(約HK$21萬至HK$31萬)也不為奇。」Samson還說英國賣家很多時還偏好把單位賣給能全費Cash Buy的客人,而盡量不賣給要用按揭買的客人,跟香港樓市買賣情況很不同,投資者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