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勁冇人講】燈飾大王:香港聖誕燈飾 外國模仿不到

202112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曾幾何時,香港人聖誕節最大節目,就是一起往尖東賞燈飾。但大家可知香港燈飾神話,原來都源出一位港產「燈飾大王」之手?在80年代初,尖東剛起步發展,發展商找來做過舞台燈光的黃劍山,拜託他想辦法「照亮」尖東。
黃劍山回想當初:「當時尖東只是一片黃泥地,人流不多,夜晚很暗很靜,故發展商想加些燈光,吸引更多人到尖東,可是當時新建大廈都是玻璃幕牆,我完全不知道怎弄燈飾,你總不能在玻璃上鑽孔吧?」後來他發現,原來燈泡撞在玻璃幕牆上,也只有燈泡會破,玻璃幕牆不會破,此後他就開始把燈飾都貼近玻璃幕牆上做,燈飾可更密集,圖案可更複雜。
香港燈飾 外國難仿
黃劍山邊做邊學,把香港燈飾從簡單的「十」字圖案,竟做到用幾萬顆燈泡,砌出6條海豚齊飛躍空中的大場面,華麗得震撼世界,他也深感自豪:「香港燈飾是香港的特產,有很多人想來模仿,但到今天也模仿不到;要做一條『燈龍』在大廈外牆,絕非那麼輕易,你要有技術,也要有方法,要考慮埋風速及天氣才能做到。」因為香港大廈建築結構,都是往高空發展,加上從前尖東有18座大樓,18座大樓都會做燈飾,故此可以又多又夠密集,他相信只要多些人響應,繼續用新科技做燈飾,將來香港燈一定能更燦爛,一樣可以有很多人來看。
享受過程 挑戰自己
最近在電影《梅艷芳》中,導演以CG重現了80年代尖東燈飾,勾起不少觀眾的昔日回憶,黃劍山很有感覺:「《梅艷芳》電影我也有看,當年尖東的燈飾,確實很璀璨,我看到電影中部分燈飾,也是自己當年做出來的,我也很是感動。回想當初做燈飾時,賞燈人潮才5萬人,直至後來超過120萬人來賞聖誕燈飾,在梳士巴利道的人流超過了5小時也不散,當時心想雖然幹得辛苦,但也很值得吧。」
黃劍山做燈飾,至今做了39年,歷盡香港燈飾轉變,從最原始的燈泡,到用LED燈泡,直至今天能播出影片的LED Dot(類似Video Wall),演變過程竟全靠邊做邊學:「燈飾怎做沒人教我,惟有自己學,直至現在Video Wall也是這樣做下去,為何呢?就是因為我喜歡做燈,我享受做燈的過程,所以我才不斷挑戰自己。」
美國.戴克高地
香港燈飾是美,但外國的聖誕燈飾,一樣各有情調,例如在美國布魯克林的戴克高地(Dykers Heights),當地燈飾賣點就是「住家Feel」節日氣氛,每年從12月中旬至新年除夕期間,這裏的「奇迹之路」就會萬家燈花,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大擺聖誕燈飾,巨大的聖誕老人、童話木偶、旋轉木馬全都鋪天蓋地盡出,把這裏變成全國最有聖誕氣氛的景區!這一切源起於80年代,當地有某家人為記念剛過世母親,特別在家門外放置了40個天使燈飾,之後吸引了不少人來看,鄰近街坊更相繼加入燈飾「競賽」,逐漸把這裏變成著名聖誕景點。不過始終是私人地方,大家賞燈之餘,切勿莽闖民居或亂按門鈴,聖誕被人咒罵就不太好了。
英國.攝政街
英國有聖誕燈飾的名街有很多,但數最具代表性、最歷史悠久的,必定是倫敦知名購物熱點攝政街(Regent Street)莫屬。自1954年開始,倫敦首個聖誕燈飾活動便在攝政街展開,至今它的「大天使」燈飾已非常深入民心,現每年會使用超過30萬顆LED綵燈,構造出10多組天使形狀、繁星點點的魔幻燈飾,橫跨在攝政街的上空,並定時配合大明星在燈下的行人專用區,令這裏成為英國最有聖誕氣氛地方之一。
日本.六本木中城
日本每年聖誕,燈飾都鋪天蓋地,在東京六本木的中城(Midtown)聖誕節燈飾更是年年轉新款,今年焦點裝飾「雪花水晶球 」就在大片星光樹海中閃耀,它在燈光及音效配合下,流轉出春花盛開、夏日煙花、秋紅落葉、冬雪飄降的四季變化;此外還有色彩繽紛的聖誕樹和市集,甚至這裏有戶外溜冰場,冬日聖誕氣氛絕對不遜歐美。
立陶宛.大教堂廣場
歐美國家有聖誕氣氛,毫不為奇,最奇是全球最美聖誕樹,竟然是在前鐵幕地區小國立陶宛。在它首都維爾紐斯的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本已是世界歷史遺產,近來更每年豎立起讚譽全球的聖誕樹,尤其是2020年近似「超現實」藝術作品的那棵,它的高科技圓錐體外觀,是由多片閃燈方塊砌成,但原來它「樹中有樹」,核心竟有棵傳統聖誕樹,樹內柔和燈光,跟樹外科幻燈光做出強烈反差,難怪它可以為當地帶來了最美聖誕樹城市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