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生活學】「極簡」變「極端」主義

202206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和家人同住而需進行斷捨離,一定要事先商討物品的去留,以免影響家庭關係。 (網上圖片)
社會大眾一般較關注「囤積症」:因家裏堆滿無用的雜物而自己無法清理,影響自己或家人的日常生活,嚴重的更會影響隔籬鄰舍;相對之下,較少人留意過度的斷捨離,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作為一個收納師,常常鼓勵案主作出斷捨離,要由細小的範圍開始,嘗試捨棄一些不需要的物品,只要踏出第一步及堅持,大部分人都能夠成功,但是,也有些人自從接觸斷捨離後,卻「走火入魔」,每一天除了基本整理,更必須捨棄一些物品,才能滿足,當然這情況只屬少數例子,但也不能忽視。
曾經有一位年輕女孩,本來是購物狂,但接觸斷捨離後便不能自拔,每天花長時間在家裏整理,更試過有家人把物品留在廳中沒即時處理,她便大動肝火。有一次,在整理紀念物品時,把父母在外地寄給她的明信片及相片統統掉進垃圾桶,女孩跟媽媽說,反正不會再拿出來看。之後媽媽不發一言,在垃圾桶找回相片放進自己一個小小的儲物箱。這一刻女孩才意識到,一些對自己沒價值的紀念品,卻是家人的「珍品」,她反覆思量開始學會調節和平衡,適當的斷捨離,並與家人事先好好溝通。
我們在整理收納的時候,很多時會按理論而行,忽略了實際狀況,例如和家人同住,很多東西滿有回憶和紀念價值,需要和家人商量才決定去留。過度的斷捨離,是否令性格變得執着,奉行極簡主義,是否會變成極端主義,影響了跟家人或朋友的關係?
在進行斷捨離,應以自在舒服為前提,不要令自己或身邊人帶來壓力。
Profile:Kitty Wong
-已婚,育有3名子女
-MCM 媽·潮·物專業收納服務網站創辦人
-日本及美國認證收納師
-認證生酮飲食教練
-認證瑜伽教練
-認證私人健身教練
-日本粉彩希望藝術協會認證師資導師
Facebook:Kitty KY Wong
Instagram:Kitty1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