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勁冇人講】獅王爭霸?師傅卻話:獅王無用

2023年01月26日 13: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舞龍舞獅,也都如此。繼承了父親武館,與兩位哥哥一起經營姜氏金龍醒獅團的「三姜」姜偉池師傅,自小便已鍾愛舞獅,從2010年開始他亦連奪了四屆世界醒獅盃冠軍,很早就把舞獅視為人生第一目標。
三姜:「為何我會玩舞獅?因為我爸爸就在武館教拳,我們三兄弟自小就在這氛圍下長大。小時候我們沒玩具,爸爸卻會紮些小獅頭,給我們舞玩,那時武館就在我家對面,我們常攀窗花偷望師兄們練習,看到已很開心了。」現在的三姜,雖已沒再親身比賽,但仍矢志傳承舞獅文化,讓更多年輕人接觸舞獅。
最難團隊默契
表演舞獅,極考驗體能,新手要「滿師」出場絕不容易,三姜:「若非走梅花樁,一般訓練約半年也能上陣;但若要上梅花樁,我估計要訓練10個月至1年。現在舞獅技術要求很高,隊員手腳不能生疏,練習不可停止,要時刻保持狀態,比賽前兩三個月甚至要每周練習6至7天。」
三姜話舞獅最難,其實不是動作,而是默契:「例如獅頭和獅尾,獅頭即使舞得好,獅尾若忘了動作,頭尾便『甩掉』失手,又或鼓手突然打錯,鑼鈸也跟着打錯,最終『乒鈴嘭唥』亂掉。」三姜強調再難的動作,只要不停練習,總會有天成功做到,但默契卻要花時間培養,隊團工作才是最難。
獅王無用精神
三姜話他們有句話「不失傳統更勝傳統」,意思是要發展傳統文化,便要有新思維,故此近幾年他做了不少新嘗試,包括在2014年出書《我不是師傅》,近年也跟不同潮流品牌合作,既辦過醒獅展覽,也跟朋友創立自家品牌「獅王無用」專營潮衫,並滲進舞獅元素,而品牌名字「獅王無用」也蘊含了三姜想表達的訊息。
「記得十多年前,我在某間武館門前看到『獅王之王』四個字,但我在想王不就只有一個?回來後我便跟哥哥說,我想寫『獅王無用』擺放武館,因為我覺得舞獅背後意義,就是無論你了拿多少獎項也沒有用,最重要其實是飲水思源,這一輩年青人更要知道,尊師重道、常保謙厚,才能得人尊重。」
中國獅子傳說
中國沒有獅子,為何卻有舞獅?傳說在中國漢朝時期,初次有真獅子從西域朝貢來中國,人們開始模仿牠的動作,後來演變成中國舞獅,用它驅邪避凶。
世界各地怪異舞獅?
在中國以外,舞獅其實也存在於異國文化中,在以下地區你也看到不一樣的舞獅:
馬來西亞.水底舞獅
雖然要進步,就要破舊立新,但舞獅舞到要潛入水底,你又是否能接受?在有很多華人的馬來西亞,於吉隆坡的城中城水族館,每逢春節都會進行別開生面的水中舞獅表演,潛水員會舞着獅頭獅尾,或扮成財神,在水族箱魚群中起舞,動作像極太空漫步,視覺效果確實搶眼。
日韓.詭異狂獅
相比中國舞獅,日本和韓國舞獅就「可怕」多了。日本舞獅,有分雙人及單人,獅頭都是色彩陰沉、牙齒外露,舞起都像凶猛的惡鬼。而韓國舞獅,外貌就更為詭異,它全身白毛飄盪,在蒼白臉上更有對猙獰大眼,而且滿口尖牙,舞動起來像頭披頭散髮怪獸。不過無論多古怪,舞獅都是用作驅邪除魔,故此愈嚇人愈好,只希望別嚇壞細路。
印尼.吃人猛獸
想不到在印尼,都有像極醒獅的巴龍舞。巴龍舞是當地老少咸宜的舞劇表演,內容圍繞代表善惡的兩股勢力,互相抗衡的故事。而由雙人舞動的巴龍獸,既像獅子,也像黑豹,表演時更會把女孩一口吞掉,但感覺不但不可怕,而且還有點滑稽搞笑;巴龍原來是善神的化身,難怪被吃的人都又驚又笑,彷彿被吃都有種幸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