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消费者委员会揭露坊间多宗痛症疗程投诉个案,当中有事主被高压销售逾30万元套票,作为脊医十分关注,业界一直有专业守则明确指引,呼吁求诊者购买套票应正视权益,同时,要注意提供疗程者是否受政府注册规管。
疗程套票设7日冷静期
根据香港脊医管理局的专业守则,有关业务宣传方面,注册脊医不会向病人提供限期多于一年或多于10次疗程套票,亦可以透过7日冷静,退回全数套票款项。而且当病人接受几次治疗后,痛症情况改善,亦可提出退款要求,脊医要有明文订明退款规则。假如有自称脊医人士,违反上述守则,建议登入香港脊医管理局网站 www.chiro-council.org.hk,查询此人是否于注册脊医名单内,并可作出检举。
不良销售手法由几万至几十万元
消委会接获的其中两宗痛症疗程投诉,个案一)一间以艺人做代言的公司以免费体验及赠品作招徕,王先生后被硬销7万元疗程;体验当日,职员用仪器照王先生背部,指痛楚主要由脊椎弯曲所致,随即用仪器大力拍打脊椎两侧,再用手推直脊椎。其后,职员表示只有照背部是免费,而拍打脊椎及人手推直脊椎需额外收费,更推销7万元共41天的疗程套餐,即使事主要求按次收费,但职员不接受继续高压推销,最终签下服务合约及付款。当晚王先生感背部剧痛入院,他儿子翻查单据发现一项激光嫩肤疗程费用,王先生指职员称消费满7万元赠送,实际却收取费用,儿子不满该公司误导,逐要求消委会介入,经调停后退款约$55,000。
个案二)投诉人每次疗程均被推销,4个月共购逾30万元200次套票;李小姐有肩周炎问题,经常手痛麻痹,看到某公司广告后致电预约免费纾痛疗程,试做后职员落力推销,李小姐购买了套票,但之后当进行疗程仍然不断游说,她担忧职员只顾推销而忽略疗程安全,所以半推半就每次都购买,4个月期间合共购逾200次疗程,金额$317,000。即使持续接受疗程但未能纾缓痛楚,同时,不满该公司高压销售手法,每次疗程都感极大压力,逐向消委会求助,希望退回馀下约$137,000未使用的疗程费用,经再三调停后退回$90,000。
毕业于欧美等地 本港未有培训脊医认可课程
提醒市民应向受注册规管的专业人士求医,始获保障,如需要接受痛症治疗,可参考消委会建议,不要心急预缴购买疗程,宜找一些按次收费的物理治疗或脊医、中医等,有注册牌照均受到专业守则约束。
自2001年本港实行脊医注册,医疗专业的注册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及利益。脊骨神经科医学是一个独立的医疗体系,脊医属于第一线医疗人员,跟西医、牙医同享独立而平衡的地位,脊骨神经科并非西医中的分科,不需经任何转介,可直接为病人诊治。
目前,香港未有大学或专上学院提供可在香港注册成为脊医的脊骨神经医学课程,在本港执业的脊医,均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澳洲等地接受大学专业教育及训练,并毕业于由香港脊医管理局Chiropractors Council of Hong Kong认可的脊医学院。而直至9月下旬,香港脊医管理局文件,显示本港暂未有认可能获香港注册的本土脊医培训课程。
医生资历:
脊医王俊华
香港脊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