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冀將港建可持續發展宜居城市

201407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茂波指未來將香港建成可持續發展宜居城市具挑戰。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發表「局長隨筆」指,香港缺乏可供發展的土地,同時與其他國際大都會一樣,在投放資源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還要面對日益惡化的極端氣候,故如何將未來的香港建設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是一項艱巨挑戰。
他稱,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各類用途地帶檢討、推進新發展區和擴展現有新市鎮、市區重建、維港以外填海、善用岩洞和地下空間,以及適度提高發展密度。然而,上述措施並不等於未來的居住環境會變得較今天令人感到不愜意。政府須要循著4個方面不斷優化綜合規劃,包括:城市發展與自然保育、善用土地與交通規劃、人口與就業機會的平衡分布,以及聰明設計與發展管理,致力把香港這個高密度城市建設成為極具效率、實用及宜居的智能城市。
他提及,政府一方面開拓土地,以解決缺地問題,另一方面要小心平衡保育自然。未來的規劃願景,將繼續維持9成人口居於距離郊野公園3公里範圍內。此外,政府正透過制訂「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以維護生態平衡,又透過4個方面去改善空氣質素,包括改善路邊空氣質素、減低船隻排放、檢討發電燃料組合及規管非路面流動機械,藉以落實「香港清新空氣藍圖」及於2020年達到新的空氣質素指標。
他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時香港有42%住宅區和75%商業區位於鐵路站半徑500米的步行範圍。未來,政府的城市規劃將繼續沿用這個高密度和高效率的交通規劃原則進行,鐵路將繼續是政府交通基建發展的骨幹。
他補充,任何城市發展要取得成功,公眾的參與和支持不可或缺,更須在經濟發展、環境與公眾期望之間取得的平衡,並建立社會共識。然而,凝聚共識絕不容易,這是香港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必會遇到的共同挑戰,故政府會繼續以務實的態度,做好香港未來發展規劃的溝通和解說工作,爭取市民大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