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老」? 原來有新定義

201604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一直是中國文化美德之一,但究竟怎樣才算是「老」?要年屆60、70歲耄耋之年才是「老」?瑞銀今日發表題為「為甚麼要退休?退休不代表晚年」的報告,或許給你「老」的新定義。
「老」在不同年齡界別中有不同定義,若以性別來看,女性早於男性「認老」,67歲前已覺老了;若以年齡組別來看,千禧世代對「老」的定義是有冇「白髮」、中年人則睇能否退休、「老餅」就以科技知識來區別,識科技就唔老,所以就算88歲富豪也未必是「老」。
原來「老」係咁解!咁做生意的人同普通打工仔,對退休有何分別?原來打工仔退休就真係退下來環遊世界;相反,生意人仍要為傳承而「終身工作」,難怪城中眾多富豪都未想引退。你覺得誰才活得精彩?
至於怎樣儲退休金?香港地總離不開股樓,調查發現,香港人持現金的比例不高,大部分「閒錢」都會買股或買樓。這樣看來,如果恒指大跌,就真的很多人也笑不出了。無論男性或女性,在計劃退休時,一半人都會徵詢另一半意見。
可悲的是,香港人生活認真逼人,又或許「不慎」孭了一身「兒女債」,近4成中年人預期,到了65歲時仍要工作,千禧世代更佔45%。調查指出,這是因為千禧世代對儲蓄觀念薄弱,相信強積金夠退休用,難道真的要一世「窮忙」?
以下是調查結果,不妨逐一細看:
─ ─ ─ ─ ─
●「到了甚麼年紀,你才認為自己已經算『老』了?」
調查發現,在香港的投資者,51%女性及35%男性認為,在67歲退休年齡前已覺得自己踏入晚年了,意味女性會比較容易「認老」。不過,晚年與退休不是同義詞,他們反而將退休視為開展新冒險旅程的契機,當中最受歡迎的事項包括創業、發展終身興趣,以及旅遊。
─ ─ ─ ─ ─
●「你認為哪一件人生事件是老年的分水嶺?」
千禧世代(20幾至35歲)認為,長白髮就代表老年!
X世代(年齡介乎36至55歲)認為,退休才是老年的定義。
嬰兒潮(55歲以上)世代認為,無法追上現在的科技潮流,就是老年的指標。
─ ─ ─ ─ ─
●「你如何運用退休後的時間?」
40%企業家會繼續專注事業;46%會環遊世界;僅7%注意養生健康。
25%僱員會繼續專注事業;46%會環遊世界;13%注意養生健康。
16%已退休人士會繼續專注事業;37%會環遊世界;21%注意養生健康。
─ ─ ─ ─ ─
●「你如何儲蓄準備退休?」
50-60歲【過渡期,減少工作時數,達至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
56%股票;45%房地產;36%現金
60-80歲【私人時間,多去旅遊,參與休閒活動】
60%股票;40%房地產;32%現金
80-90歲【黃金歲月,休息,簡單生活,天倫之樂】
60%股票;43%房地產;35%現金
─ ─ ─ ─ ─
●「在計劃退休時,你會徵詢誰的意見?」
【女性】
50%伴侶
22%朋友
18%父母
23%自行研究
【男性】
52%伴侶
14%朋友
11%父母
32%自行研究
─ ─ ─ ─ ─
●「你為甚麼要開展新事業?」
千禧世代(20幾至35歲)為了獲利。
X世代(年齡介乎36至55歲)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
嬰兒潮(55歲以上)世代為了傳承。
─ ─ ─ ─ ─
●「你在65歲時會做甚麼?」
【X世代】
39%工作;33%旅遊;28%興趣及家庭時間
【千禧世代】
45%工作;16%旅遊;38%興趣及家庭時間
調查發現,千禧世代普遍低估退休儲蓄的重要性,只有1%的千禧世代已開始為退休積極計劃。千禧世代希望在退休時間仍然繼續工作,或許可解釋他們對儲蓄的輕鬆態度,因他們並不準備接受財務狀況不穩定的狀態。
─ ─ ─ ─ ─ ─ ─ ─ ─ ─ ─ ─
想領悟更多理財智慧,富足一世?即刻click入「致富智庫」
「東網Money18」fb專頁:有討論、有分析,齊來FUN享,贏盡●你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