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50、60歲想轉工、轉行?你必要知道這些...

201807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日新月異,早已不是股市、匯市、商品等那麼簡單,甚麼新經濟、虛擬貨幣、區塊鏈、金融科技、網上P2P貸款、人工智能(AI)炒股等近年才興起的新事物,年輕一代可能更熟悉、更易上手,在金融圈內打滾多年的中年員工,或很難跟上潮流,往往有被淘汰的危機。
其實,這亦不難理解,人到了50、60歲,可謂到了「知命、耳順之年」,往往求穩多於求變,但如果未能言退,又頂不順工作上的新挑戰,能否想想轉工、甚至轉行呢?
若正有此煩惱,不妨參考一下著有《職業轉換:聰明的專業人士如何改變職業並獲得成功》一書的作者、並且是著名職業教練和心理學家的Dawn Graham怎說!
【先認清思路】
他指出,如果50、60歲人真的想轉工、轉行,必不可少的是先要擁有非常清晰的路徑!人到了這年紀,一定很清楚自己不想做甚麼,但未必太清楚自己想做甚麼。故此,若不能展示出自己清晰的路向,倒不如以不變應萬變。
好嘞!若真的有明確思路,清楚自己想做甚麼,當然可以謀劃工、轉行。問題是點做?按傳統途徑?如果是,步驟就是先上網到求職網站,再發送自己的履歷表、期望,並等待面試見工的機會。當中最具挑戰的當然是「見工」一幕,怎樣說服可能較你更年輕的面試人員取錄你呢?須知道如果僱主有得揀,當然會揀年輕一點的人。
【需要靠人脈】
因此,難題又到了!50、60歲人要轉工、轉行,按傳統途徑可能機會渺茫。有見及此,「人搭人」找工作是少不免的,最少能確保獲得接見的機會。那麼,沒有人際網絡怎麼辦呢?別慌!先用心細想,人到50、60歲,最大的優勢就是「識得人多」,無論是前同事、校友、做義工時認識的人等等,那管數十年從未聯絡過,只要有電話號碼就能做到「人搭人」!
【別靠再培訓】
假設你找到人脈,50、60歲人要轉工、轉行,始終風險大,單是「適應」已是很大的學問。其實,可考慮一下「利用」正在上班的公司,先申請內部轉職,給予兩年時間「小試牛刀」,之後才考慮「外闖」。否則,一旦轉工、轉行後才知道不適合自己,就難以「翻身」。
最後要緊記,出來工作「識人重要過識字」,別以為先「祼辭」,讀再培訓課程、拿取證書後就有工做,「人情」更可貴啊老友!
------
《骰寶坊》誠邀各地【賭王】【賭后】挑戰神人境界,每日更有百萬籌碼等你領取!
立即免費下載,體驗《骰寶坊》最真實、刺激的多人在線骰寶遊戲!
遊戲下載:
新盤置啱睇
二手置啱Feel